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第十九章 文德殿议事

“今天叫众爱卿到文德殿是有军国大事与诸位商议。”赵煦停顿一下,令周启和王厚把一张长五六尺宽近三尺详细的西疆地图铺在殿中间的书案上。

范纯仁、王岩叟等四五人纷纷上前察看,章惇自然也做了个样子。

只见地图上不仅标注了山川河谷,甚至还有兵力分布,有宋军有西夏军,有骑兵有步兵。

“这是陕西诸路和部分河东路的地形图,鄜延路和泾原路一线专门找熟悉当地地形的人验证还做了修改,其误差应该是相对很小的。”赵煦也起身走了过去,“至于兵力分布大体上是按照两路实际的兵力所布置,当然西夏兵力都是猜想。不过我大宋和党项人交战不知有多少次,对他们总还是十分了解的,预计差异也不会很多。”

地形图上的标识和赵煦这番话,哪怕范纯仁他们不怎么懂军略,如何还猜不出官家这是要对西夏用兵啊!

旧党尽管不全是司马光这种不惜向西夏割地求和的软骨头,但多数也都是希望能够止兵戈,尽量以防御为主,根本不赞同对外用兵的。

不说范纯仁、苏辙之流,就是苏轼在早些年都对开疆拓土毫无兴趣。

如王韶、吕惠卿和章惇这些极力支持神宗皇帝对外用兵的新党是士大夫中的异类,事实上王安石变法之初,守旧派的势力是极其庞大的,不然庆历新政不至于一年终止。

有神宗皇帝和王安石一力推行的熙宁变法也不至于遭遇那么大的阻力。

近些年荆公新学有了长足发展,后续受其影响的士人渐渐多了起来,这种情况才稍有缓解,但相比守旧派力量仍显不足。

这是时代因素造成的,五代时期武人乱政,郭威和赵匡胤又先后取代后汉和后周,最终导致宋立国以来重文轻武,严防武官乱政,重文轻武自然导致武德不足,对外战事胜少败多。

于是又是恶性循环,文臣地位愈重,武官除了西北禁军不过都是陪衬。

这种情况下能生出尚武之心和开疆拓土的强硬风气那就有鬼了,大宋开国之后能有神宗这样对异族强硬,不断对外用兵的皇帝已经殊为不易。

其他如真宗和仁宗之流如果不是强硬大臣拽着,面对异族甚至都想要迁都。

皇帝都如此难不成指望着大臣们个个如卫青、霍去病?

回到眼下,范纯仁和苏辙大惊失色,纷纷进言,官家亲政之初当维护稳定为主,如何能轻启刀兵?

至于王岩叟他内心晓得赵煦是个对外非常强硬的主,出兵伐夏根本是迟早的事谁也拦不住,但也确实没想到,这步子迈得这么快,亲政不到一个月,就要动手了。

哪怕他对赵煦的举措从不反对甚至推波助澜,这次也选择站在范纯仁和苏辙这边,这太心急了啊!

其他如御史中丞赵君锡是偏向旧党的,谏议大夫郑雍又是新旧党之间的政治投机人物,兵部尚书赵彦若基本就是个空头职位,他这时候作为宗室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范祖禹、黄庭坚同修《神宗实录》,而且真要细论他也是元佑旧党。

因此宰执和重臣们除了章惇之外基本全是反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宋帝都临安府爱国人士:吴俊振,与用时光机穿越过来的现代大学生:马维,两人一起被龙卷风漩涡黑洞带着,穿越到了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兴都留守司显陵卫境内,在机缘巧合之下他们俩主动应征入伍参军,从此开启一段帮助大明帝国收复失地的旅程,本文群号799968110
子玉墨染
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逆转国势,碾压诸侯,镇压叛乱,开疆辟土,复兴大秦帝国,推动文明进程,一切都从公元前207年底开始!……。斩赵高,宰胡亥,逆转国运!挽救华夏文明精华,挽救诸子百家经典,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论什么道,王道、霸道?碾压!碾压刘帮,碾压项羽,碾压过后再说孔孟之道……。
马帮1
大宋起航
大宋起航
大宋新立,叛乱四起,群狼环伺,内忧外患。赵匡胤这位行伍出身的帝王,却制定了文治的国策。宋鼻涕的雅号,也许连穿越之神,都难以接受。于是一个倒霉蛋,便跨越了千年的时光,来到了这中古大宋。历史的车轮,命运的齿轮,天命的转轮.......等等,许多的轮子,都开始改变了方向。至于会驶向何方,现在连作者都不知道........我们还是一起见证吧!
肚皮起航
正新
正新
(新书于2020.12.28发布)醒来后,他穿越成了当朝皇帝之子,然而,他的父皇,乃是王莽……而且,他刚穿越过来,就有人要秘密毒杀自己……王安心想:绝不能再如这具身体原主一般浑浑噩噩,既然上天让我来到这乱世,我就要这四海八荒,以我为尊!只因唯我,才能拯救苍生!
凛冽残阳
末日小蘑菇
末日小蘑菇
我懵懵懂懂在末日中醒来,半路捡了个天生异能的萌萌哒,我偶然进化出异能-种蘑菇,牛肝菌、汲水菇、肉息蘑菇,它们带给我食物、水、还有在末日中生存的资本,御姐女王、变异死敌、丧尸变异兽各种来袭,我只想找回失去的记忆,种小蘑菇,保护萌萌哒!
从前有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