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弹道

第88章 敌机侦查

“咕咕咕!咕咕咕!”一只硕大的白色水鸟从空中盘旋而降,两只爪牢牢的抓在随风摇晃的芦苇杆上,头一昂长喙砸吧两下一条肥美的江鱼就吞到肚里。进餐之后的水鸟歪着头好奇的望着瘫在地上挤在一起的人。在它短暂的记忆里,还是第一次在自己的窝旁看到这么多人。

“集合!”一声集合令下,以地作床的众人从睡眠中醒转过来。就着江水洗了一下脸,已经带着刺骨寒冷的江水一冲击让大脑顿时清醒过来。

在教官们的指引下,十四期黄埔生们中的第一总队和第二总队剥离开来,第二总队中的二百五十名女兵编入第一总队,因为第一总队的人数远逊于第二总队,这也是平衡两队间的人数。按照昨夜过江前教育长的话,过江之后众人就要分成两队,从不同的路线进川,这也是出于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考量。

在军校师生西迁进川计划定下来后,军校内的行军经验丰富的教官和各部门长官们就开了十多次集体会议,这些从尸山血海中趟下来的人集体商议之下是什么都想到了。这其中就包括设想西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比如遭遇敌机轰炸的预案,极端阴暗的甚至还设想若是遭到红党伏击该如何求援等等。

正是考虑到了这种种情况,所以校长和教育长联名上书委员长后,决定将黄埔师生一分为二,避免极端情况下被一锅端。

分队完之后,第一总队站在路边和经过的第二总队握手告别,第二总队在钟教官的带领下渐渐远去,他们将走哪条路无人知道,没有既定的路线,全由随行的教官们商议,由领队抉择。每三日就会用电台向上面报告,顺便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呼叫空中支援,毕竟出发之时每人只是随身携带了三日的口粮。

送别玩第二总队后,第一总队开始烧火。天已经渐明,烧火不是那么显眼,各自十人一组,江边河流纵横,用脸盆舀上清澈的水源架在火上烧开,放些盐进去,就着大饼咬。带着的肉罐头要省着吃,毕竟行军多在荒郊,下次能补充肉丝除了打野,就必须到临近城镇或者呼叫空投了。

吃饱喝足之后,第一总队在刘咏尧教官的带领下蜿蜒向前,教育长没有随行而是返回南京,作为委员长的“八大金刚”之一,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可没有时间同师生一起慢慢进川的。

不是打仗,所以师生们已“常行军”的速度前行,李崇心里大概估测了一下,按照目前时速5公里,日行程40公里的速度计算,一千六七百公里就需要四十多天,当然这中间是没有任何变故的理想情况,要是翻山越岭一日也不可能走上40公里的。

事实上,李崇发现这根自己预想中的默默低头跟着大部队走路完全不同。行军队伍还是按照各自科目分队,李崇仍然作为步兵科一分队的队长。

仍然保持军校建制的原因就是在行军的过程中,教官们仍然按着军校的课程给同学们上课,而且是根据当地的地势来讲。比如步兵科的机枪教官王养吾就会教李崇他们如何按照这种地势设置机枪点;炮兵科的讲习教官李汝炯就会教岳德香、高重华如何在这种起伏的丘陵地带应该怎么抬高炮口才能实现炮火覆盖,如何计算弹道才能轰炸到丘陵后面的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东海波汹涌,南国战未休。西凉狂沙扬,北地刀兵悠。汉末大乱,天下汹汹。狼烟烽燃,群雄并起。胡寇横行,苍生遭难。国贼当道,社稷蒙尘。曹贼把政,圈地称王。孙寇割据,裂土封侯。壮志行汉末,雄心斗三国,拯万民于倒悬,扶社稷于将倾。刘禅振翼,大展雄风,斗兵天下,雄图三国,一统宇内,扬威万里。从此三国不归晋,八王五胡逝去空。虎步鹰扬竞苍穹,华胡共沐大汉风。雄霸东方气势虹,从此中华号长雄!
林楚竣
大明烈歌
大明烈歌
重生在官宦家庭,母亲家是晋商、未来妻子家是海商、师长是首辅和东林党领袖!可大明二百余年基业即将毁于日益腐败的官僚地主集团,党争日益激烈,商人勾结外族发国难财,而主角出生于、长于这种家庭,长大后却立志挖自家墙角,救我中华民族于危难!不然万历朝...
回溯者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穿越到了大宋,穷困潦倒怎么办,好办,造反呀!这是一个现代江湖大佬,穿越到北宋末年造反的故事,原本是想靠造反谋生,把造反当成一种职业,却没有料到造反过头了,把大宋给造没了,面对南下的金军,只能继续造反,由反大宋,变成了反大金。粉丝群154601760,有兴趣的可以进群聊!
我不是西毒
张一真
张一真
张一真,群像中的一员,这群人有好有坏,当面对残暴的强敌,当家园被毁,当亲人被杀,当死亡的阴影时时笼罩在心头,他们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张一真们面对强敌,用他们的胆略智慧演绎可歌可泣的人生。
灶里红薯
穿越明朝当皇帝
穿越明朝当皇帝
高中生秦空无意中穿越到了明朝崇祯年间,与燕王朱棣结为兄弟,在他的现在智慧之下帮助朱棣登基为帝,开创了永乐盛世,成为九五之尊的朱棣对渐渐地开始对这个聪明的兄弟有了提防之心……秦空慢慢的也对这个曾经的兄弟失去了感情,带着自己心爱的人一同离开,随后化名,去世界的另一头开拓新的世界……
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