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弹道

第77章 沙盘演练

蔡炳炎喝掉水壶里最后一口水,“应该能再打一打,在我们右侧同时发起进攻的还有悟我兄,左右两路同时进攻总能打上一打!......”

关注着这场战役结果的不仅是前线指挥部,淞沪会战后方最高指挥部的南京同样关注着这里。因为罗店向南、向西便可直达刘行、嘉定,是辐射整个淞沪地区的军事重镇,中日两国的指挥部都对罗店志在必得。可以说谁在罗店站稳了脚跟,谁就能拿到整个淞沪会战的主动权。

黄埔军校里,每五十个人被编成一个大组,各自由四名教官组成指导小组,利用“沙盘”研究战术,而战争背景及地点的选取正是眼前的这一场发生在罗店的极其惨烈的争夺战。短短一个星期,罗店伤亡数万人,双方落在这几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炮弹每天多达二三千枚。

前线的战报被源源不断的汇总到军校的电讯室,对于普通市民无法获知的信息,在这里可以任意取阅。在前两年经济紧张的时候,黄埔军校可是同“嫡系中的嫡系”的第五军,共同被委员长“御批”为必须一日吃三顿的地方,所以最高指挥部获得的战场讯息,只要需要就都会向这里转呈。

沙盘前四名教官两人一组,在沙盘上标示出敌我双方的火力配置,四周五十名同学矮个子在前,高个子的同学拿凳子站在后头,围聚在沙盘前。

中日双方的兵力及其火力配置被详细的标注在沙盘上。与其说是看教官演练沙盘,倒不如说黄埔军校是在以这种方式让学员们身临其境的体会前线战况。

黄埔军校的学员今后是要走向前线的,必须让他们明白真实的情况,而不是看报纸上的忽悠之语误判形势。

报纸只是在安抚民众,要是黄埔军校的指挥官都信了,那就完蛋了。

“同学们如何看待这场罗店争夺战的前景?”

“我们人数虽然占据优势,但重火力远远落后日军,支援火力不能快速抵达。如今我们空军失去一半,飞机性能也不如日机,已经相当于失去制空权,而海上还停着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从上面以及台湾起飞的百余架飞机可以随时出现在淞沪战场上。所以学生认为这场争夺战的前景并不乐观。”

看着沙盘上显示的罗店人员和火力配比,李崇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淞沪会战从一开始就很难击溃日军,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打击日军入侵的嚣张气焰,也正是这一点,南京才秘密准备迁都吧。

不过对于李崇的观点,也有不同的意见,“李队长你这有些唯武器论了吧,日军虽然火力占优,但是我没们在罗店左侧有110蔡旅、右侧黄师长的整编师,另外还有宋部长全部送上去德械配置的税警总团,全部都是国军精锐,近战火力已经超过罗店日军的11师团,就是以血换血也能拿下罗店!”

其实李崇倒不是“唯武器论”,在香港的时候,李崇就听过红党的一些论断,其中对于“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有过不解,血肉之躯怎可挡得了机枪打炮?但后续的事实:国军占据武器和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仍剿不了红党,却在实实在在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

打那以后,在没回内地之前,李崇就一直在关注这支神奇红军队伍的消息。他们在战争中将“人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让李崇十分震撼,已经明白战争不止是简单多大机枪打炮就能决定胜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东海波汹涌,南国战未休。西凉狂沙扬,北地刀兵悠。汉末大乱,天下汹汹。狼烟烽燃,群雄并起。胡寇横行,苍生遭难。国贼当道,社稷蒙尘。曹贼把政,圈地称王。孙寇割据,裂土封侯。壮志行汉末,雄心斗三国,拯万民于倒悬,扶社稷于将倾。刘禅振翼,大展雄风,斗兵天下,雄图三国,一统宇内,扬威万里。从此三国不归晋,八王五胡逝去空。虎步鹰扬竞苍穹,华胡共沐大汉风。雄霸东方气势虹,从此中华号长雄!
林楚竣
大明烈歌
大明烈歌
重生在官宦家庭,母亲家是晋商、未来妻子家是海商、师长是首辅和东林党领袖!可大明二百余年基业即将毁于日益腐败的官僚地主集团,党争日益激烈,商人勾结外族发国难财,而主角出生于、长于这种家庭,长大后却立志挖自家墙角,救我中华民族于危难!不然万历朝...
回溯者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穿越到了大宋,穷困潦倒怎么办,好办,造反呀!这是一个现代江湖大佬,穿越到北宋末年造反的故事,原本是想靠造反谋生,把造反当成一种职业,却没有料到造反过头了,把大宋给造没了,面对南下的金军,只能继续造反,由反大宋,变成了反大金。粉丝群154601760,有兴趣的可以进群聊!
我不是西毒
张一真
张一真
张一真,群像中的一员,这群人有好有坏,当面对残暴的强敌,当家园被毁,当亲人被杀,当死亡的阴影时时笼罩在心头,他们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张一真们面对强敌,用他们的胆略智慧演绎可歌可泣的人生。
灶里红薯
穿越明朝当皇帝
穿越明朝当皇帝
高中生秦空无意中穿越到了明朝崇祯年间,与燕王朱棣结为兄弟,在他的现在智慧之下帮助朱棣登基为帝,开创了永乐盛世,成为九五之尊的朱棣对渐渐地开始对这个聪明的兄弟有了提防之心……秦空慢慢的也对这个曾经的兄弟失去了感情,带着自己心爱的人一同离开,随后化名,去世界的另一头开拓新的世界……
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