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贾珏认为这事儿里,老太妃应该起了一定作用的。
所以贾珏才会暗戳戳的找戴权把贾元春调到了老太妃身边去。
这也是贾珏为了帮贾元春上位埋下的一个伏笔。
虽然这么做的后果,会让皇帝生出极大的逆反心理(如果换了兄弟们,是不是也同样会产生逆反心理?),但贾珏要的其实只是贾元春上位而已。
只要贾元春上了位,他有的是办法帮贾元春固宠。
……
贾敬觉得贾元春就算勾引皇帝,也不一定能成功,但贾珏却完全不担心,他有的是手段。
所以他道:“这事儿就不需要老太爷您操心了,小子我自有手段,而且一定能成功。”
贾敬不吭声了。
沉吟了好半晌才道:“若能成功,那自然是好的,只要元春被宠幸,都不需要我们在背后去推,封妃是迟早的事儿。”
贾珏点了点头:“确实,但我们等不起,只要皇上宠幸了元春,那我们就必须得在背后狠狠的推一把,让元春上位,只要元春被封妃,小子我有的是办法让元春把狗皇帝迷的五迷三道的。”
贾敬捋着胡须寻思了片刻:“可以,这事儿你去办吧。”
贾珏点了点头,有了贾敬的这句话,这事儿就算定下了,翻篇了。
但他今天来的目的可不仅仅只是为了这个。
于是他又道:“老太爷,现在可以跟我说说祁连城那个老狐狸了吧?”
贾敬微微一愣,随即叹了一口气道:“事已至此,也没必要瞒着你什么了。”
话罢,贾敬就把一些秘闻一一说给了贾珏听。
贾珏听完之后很是感慨的道:“祁连城是北静王的人,之前我就多少已经猜到了一些,毕竟老狐狸曾经漏出过很大的破绽,就是老狐狸让我去偷那笔银子。”
“当时我虽然很迷惑,想不明白老狐狸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但随着后来那些事儿的发生,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些,感觉老狐狸祁连城极有可能就是北静王的人。”
“我也多少猜到了北静王就是那第四方势力。”
“毕竟城外那位要造反的事儿,已经人尽皆知,而他想要造反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搞一出玄武门事变,但搞宣武门事变需要军队,养军队需要银子。”
“想要短时间内搞到银子,除了抢真没别的办法。”
“细数整个大顺朝,能被他们抢到这么一大笔银子的,估计就只有盐商们了。”
“但盐商们背后的人际关系太过复杂,盐商们也都不是一条心,想要让他们凑出这么多银子来给他们去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而恰好这个时候,我贾珏,却恰好带着贾琏跳了出来。”
“顺理成章的,我和贾琏,或者说咱们贾家,就成了那个背锅侠。”
“这大概就是扬州之事全部的真相了吧?”
贾珏所说的这些都是能让贾珏想的通的。
让他想不通的是,既然祁连城是北静王的人,阵营里还有同样是老狐狸的贾敬,为什么城外那位嫡孙做出来的事儿,还他娘的如此的儿戏,看起来就特么的跟个沙雕一样。
“老太爷,我还有一事不明,按理说,以老狐狸的智商,再加上您这样的老狐狸辅佐,嫡孙的局面怎么也不至于败坏到现在这个地步吧?”
贾敬叹了一口气,淡淡的吐出了四个字:“人言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