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丈夫

第一百一十二章 虽年少,亦幼虎,能食人!

待第一轮杨府家丁的箭雨完毕之后,看着满地因为猝不及防根本没做准备而被直接射杀的禁军。

赵榛双目通红。

他娘的,这被射杀的大部分都是牛二的兵啊!

因为赵榛跟杨府众多家丁们的对峙,而逐渐放松了戒备的,可都是牛二他们营的人马!

牛二如今已经投效了赵榛,这也就代表着这死的人,是赵榛的人马!

原本都已经说动了这些杨府家丁,让他们有了投降的心思。

可伴随着那刚闯入场内的那营将一嗓子抢娘们,彻底让这些杨府家丁熄灭了投降的欲望。

反而以哀兵之势,爆发出了空前的战斗意志。

杨戬对这数千杨府家丁,都是用心的,这也就导致了这些人的妻儿家小,兴许有不少都是杨府内的女眷。

虽说赵榛可以断定,这杨府内家丁们的女眷绝对不会全部都在杨府里边,其中绝大多数应当是在杨府外的“村庄”中。

可是大军攻山而来,杨府外的情形,这杨府家丁们又如何知晓?

以这些禁军们的表现,赵榛认为在这些杨府家丁们的眼里,他们在府外的家人很可能都已经遭到毒手了。

加上杨戬不知道下了什么命令,让这些杨府家丁们对禁军悍然出手。

多重状态的加持下,这些杨府家丁们才表现出了这种狂战士一般的战斗力和不死不休的斗志。

“林冲!杀了他!”

赵榛在这惊魂的一刹之后,下的第一道命令,居然是让林冲去杀了刚才贸贸然闯入对峙战场当中的那员禁军营将。

林冲接到赵榛的指令,只是一瞬间,就用手中的蛇矛直接捅向了那员营将。

刹时间,这风云变幻的战场,又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跟着这个营将一同前来的他的部下,虽然说军风军纪宛若土匪,可是他们却没有放下警惕。

毕竟他们能够在这乱军乱战之下拔得头筹冲到最前方,更是收获满满而且拷问出了杨府女眷所在的位置,就足够说明他们在这一次梁师成调来的骁骑军里边的精锐程度。

杨府家丁们的箭雨来临之前,这一员营将的部下们也如同岳飞一般,扛起了地上的门板充当盾牌,抵挡了杨府家丁的箭雨。

林冲这一矛固然迅猛,可连番恶战之下,林冲的体力早就锐减到了不足三成。

这势如奔雷的一枪捅出,这员营将居然双臂一抬,生生用手中的大刀挡住了林冲的蛇矛。

“王爷,你这是何意啊?”

这员营将脸上带着一抹残忍,一抹讥笑,一抹玩味,双目扫过赵榛,眼神里满满都是轻蔑。

小王爷从山脚下一路杀上来,这一切他自然是看得很清楚。

这一切落在这员营将的眼中,不过就是一场作秀和一场天真的表演。

两军交战,谁的拳头大,谁就有道理。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他带着的人马是禁军骁骑军里最精锐的,他的武艺,也是整个骁骑军里最强的。

他既然来了这杨府,那么给自己捞点东西怎么了?

抢几个娘们,又怎么了?

都他娘的混到当兵了,能享受享受为啥不去享受?

当林冲的蛇矛捅向他,却被他轻松挡下的那一瞬间,这员禁军营将只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天下无敌了一般。

“大胆!李红伟!你是什么东西?怎么敢如此跟王爷说话?”

牛二一双牛眼中的悲愤还没散去,对着这员名叫李红伟的营将怒斥道。

李红伟只是不紧不慢的擦了擦手上的钢刀,恶狠狠的对着一旁忒了一口,斜视牛二道:“给他面子叫他一声王爷,不给面子老子他娘的送他入土!”

“梁太尉没到,反倒让这小娃娃当了先锋。”

“乱军之中他死在了杨逆府里人手里,又有什么不可能的?”

“有大父管着,老子还怕被事后清算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之无限抽奖系统
三国之无限抽奖系统
抽奖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文臣武将,必不可少!神兵利器,应有尽有。什么,还有神级属性丹,可以增加宿主的属性,让废材变成霸王之勇。此书迫不得已已完结,新书《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已发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珺侯
权晋
权晋
晋室东渡后,北方沦陷,国家也虚弱到了极点,不得不依靠士家大族的支持勉强维持统治。外有残暴的异族政权屡屡侵犯、内有奸诈自私的权臣争权夺利,皇帝驾崩,流民造反,如何拯救这地狱级别的危局...
石头阿愣
三国之先锋廖化
三国之先锋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歇后语有两层意思,一是蜀汉后期人才凋敝;二是廖化能力平平。然而廖化真是一个平庸之辈吗?人们对三国的了解大多来自《三国演义》,那个时代群英荟萃、名将云集,区区六十万字的小说确实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很多时候廖化的出场都只是简单的露个脸,甚至露脸只是为了衬托别人的光辉,如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而真正的廖化却躲在历史的迷雾里,你可曾知道“千里走单骑”的不只有忠义化身的关二爷,还
铁皮共和国
大唐医王
大唐医王
一个现代医师回到贞观年间,他能做些什么?如果他正好还成为了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弟弟呢?李元嘉,大唐医王。
草席
我满脑子都是历史典籍
我满脑子都是历史典籍
【签约合同已经送出,可放心投资】白明哲:“虽然我不会物理化,但是,我读过一本书,它叫《天工开物》;虽然我不会行军打仗,但是我读过一本书,它叫《孙子兵法》;虽然我摸不准周围人的性格,但是我读过几本书,它们合称‘二十四史’,哦,对了,我九岁时候还默写过《资治通鉴》……”这是一个历史理论文献世家传人,跑到汉武帝时期的故事。
黄衣风中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