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丈夫

第一百零六章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未尝不可。

岳飞精挑细选之下的战马,当数得上是赵榛府里最好的马匹之一。

杨府家丁骤一出府就遇上了岳飞这等猛人,当场就被打的人仰马翻无数。

在短短一刻间,岳飞鲁达林冲三人带着他们身后的禁军私兵们,就直接迎人而上杀穿了涌出杨府的家丁兵们。

看着禁军如此凶悍,梁师成顿时腰板就硬朗了,也不知道是从什么人那里又夺了一匹马,骑在马上提着一柄长剑疯狂的呐喊着。

“杨戬谋逆!罪该万死!”

“官家有令,若杨戬反抗,杀无赦也!”

“天军面前,尔等杨戬附逆若不跪地乞降,顷刻间尔等皆为齑粉!”

梁师成的咆哮呐喊,在整个杨府上空响彻。

可看到禁军攻入杨府之后,后军的动作,却瞬间变得迟缓起来。

赵榛察觉到,自己似乎漏了一点什么。

下一刹,赵榛双眼睁大。

地形!地势!

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地利!

自己遗漏的,是这么重要的东西!

方才还在笑话梁师成不懂兵事,现在的赵榛只觉得自己一张嫩脸火辣辣的疼。

自己,不也就是个纸上谈兵之人么?

哪能依托着后世所获取的远比这个时代的人更多的知识,来看轻那些在历史局限下还能青史留名的“名人”?

梁师成是“六贼”之一,恶名千古流传,这一份恶名,代表着梁师成的能耐!

知错及时改便好。

这一次面对的敌人是没有丝毫章法的杨府家丁,够不上什么太大的威胁。

哪怕亡羊补牢却也为时不晚。

吃一堑长一智,赵榛暗自将以后行军必须要时刻注意地形地势铭记心中。

看了看杨府院墙,赵榛眯着的双眼中缓缓流过一抹坑爹之色。

他娘的修这么高的墙,这杨戬到底是做了多少亏心事?

这么高的院墙,自己会下意识忽略院中地形,倒也就不足为奇了。

杨府的院墙颇高,甚至给了赵榛一种堪比汴梁城墙高的感觉。

在这种院墙的遮盖下,杨府府内的地形地势,根本无法察觉。

赵榛的额头,猛然渗出冷汗。

这杨府中,该不会是修成了公园园林般的建筑群吧?

这杨戬,还真是个修园子的好手啊!

若杨府府内如同赵榛所知晓的那些园林式江南建筑一般的话,恐怕一开始的势如破竹之后,很快就会陷入拉锯战!

一环又一环的园林,加上杨府家丁们对杨府府内地形的熟悉,足够让他们在杨府府内的战斗力,加上三分!

而且为了速抓杨戬,梁师成这趟带来的都是骑兵,若是杨府府内修成了园林,那么对于骑兵的束缚,将会是致命的。

骑兵根本冲不起来,反而那庞大的战马躯体,会阻碍其上的骑兵动作。

当看到势如破竹一般的攻势迅速变缓之后,眼见周边已经没了禁军和杨府家丁的影子,独留一个咆哮着的梁师成时,赵榛缓缓策马前行,看着梁师成道:

“梁太尉!别嚷嚷了!”

“孤没去过这杨府,如今既然要攻破杨府,梁太尉怎能不跟孤说说这杨府内的地势地形?”

听到这话,梁师成双眼瞪大,眼中带着惊恐的看向赵榛道:“啥?王爷?您说这地形地势?”

“杨戬那狗东西在他的府里修了假山,挖了池塘,还堆积了无数奇石和准备了花园。”

“就连官家也曾经多次赞誉过杨府园林风景当为汴梁一绝,王爷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这一连串的话说完,梁师成看着赵榛脸上出现的讶异神色,连忙追问道:“王爷!莫非这杨府内的地形地势,还能导致生出什么乱子不成?”

梁师成早就算是破罐子破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之无限抽奖系统
三国之无限抽奖系统
抽奖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文臣武将,必不可少!神兵利器,应有尽有。什么,还有神级属性丹,可以增加宿主的属性,让废材变成霸王之勇。此书迫不得已已完结,新书《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已发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珺侯
权晋
权晋
晋室东渡后,北方沦陷,国家也虚弱到了极点,不得不依靠士家大族的支持勉强维持统治。外有残暴的异族政权屡屡侵犯、内有奸诈自私的权臣争权夺利,皇帝驾崩,流民造反,如何拯救这地狱级别的危局...
石头阿愣
三国之先锋廖化
三国之先锋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歇后语有两层意思,一是蜀汉后期人才凋敝;二是廖化能力平平。然而廖化真是一个平庸之辈吗?人们对三国的了解大多来自《三国演义》,那个时代群英荟萃、名将云集,区区六十万字的小说确实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很多时候廖化的出场都只是简单的露个脸,甚至露脸只是为了衬托别人的光辉,如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而真正的廖化却躲在历史的迷雾里,你可曾知道“千里走单骑”的不只有忠义化身的关二爷,还
铁皮共和国
大唐医王
大唐医王
一个现代医师回到贞观年间,他能做些什么?如果他正好还成为了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弟弟呢?李元嘉,大唐医王。
草席
我满脑子都是历史典籍
我满脑子都是历史典籍
【签约合同已经送出,可放心投资】白明哲:“虽然我不会物理化,但是,我读过一本书,它叫《天工开物》;虽然我不会行军打仗,但是我读过一本书,它叫《孙子兵法》;虽然我摸不准周围人的性格,但是我读过几本书,它们合称‘二十四史’,哦,对了,我九岁时候还默写过《资治通鉴》……”这是一个历史理论文献世家传人,跑到汉武帝时期的故事。
黄衣风中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