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隋末

第三十二章 制陶

对于让黄娜跟着何春他们翻山越岭去文登这个事情,黄小刚自始至终就没什么好操心的,毕竟黄娜在后世也都自己一人在帝都上了四年大学。

虽然这是隋末,有太多的不安全因素存在,但黄小刚相信作为双鱼玉佩的持有人,黄娜铁定是主角的命,自然不担心她会有什么危险。

所以,在黄娜跟随何春他们去了之后,黄小刚倒也也没闲着,开头两天依旧按部就班的领着人砍伐竹木,给村民们制作竹家具。到了第三天,发现无事可做之后,倒也想起了黄娜之前的建议,便跑到粘土矿边查看了起来。

对于烧瓷这事儿,黄小刚是真没研究过,只是隐隐约约记得前不久看舌尖中国的时候里面似乎有提到过,但对于全套的技术工艺他是真不掌握。

不过,烧瓷虽然不行,烧陶倒是简单,黄小刚简单查看了一下山谷底部的粘土矿,大致估算了一下成矿的粘土约有千多方的储量,而矿区向东贴着山谷底部一侧山壁的地方,则有一片不知道具体储量的高岭土,就黄小刚搞了多年建筑的经验来看,这片高岭土用来烧水泥或者烧腻子粉倒是够用了,至于能不能拿来烧陶瓷他还就真不清楚。

确定了矿区足够大之后,黄小刚一面让之前跟着自己搞建筑的小工们去砍伐竹木来搭建工棚,然后亲自到村民中去探问,看看有没有懂得烧制陶器的人,没想到这一问还真问出两个人来。

两人都是芦山村的老人,一个叫吕七公,今年已经六十九了,早年因为打猎瞎了一只眼,并且摔瘸了腿,在村民中属于残障人士,论辈分还是前任村正吕义的堂弟。

此外还有一个七十四岁高龄的老妇人,名字叫做吕尹氏,据说早年间曾经嫁给黄县县城中的一户陶匠,后来夫家和子嗣亡故之后,被娘家后辈接回芦山来养老。

这两位老人,当初都是跟着逃难队伍来到幽幽谷的,如今听得黄小刚要找会烧陶器的人,便也自告奋勇站了出来。

当下黄小刚也不与二老客气,一面领着小工们就在粘土矿便修建竹棚工坊,一面请二老演示一下他们是怎么烧陶器的,结果两人施展起来的手段竟是各有不同。

首先说吕七公,他首先是叫了小伙子就在粘土矿边挖了一个直径四尺,深二尺的土坑,然后挖出粘土绞碎后放在坑里,洒上水用脚踩搅拌,踩上一个时辰后从中选出烂软没有颗粒和杂质的粘土泥,便在石板上摔打密实,在直接用手工搓成泥条,然后用泥条塑形来制作陶锅陶罐。

至于吕尹氏的方法可就讲究多了,她先叫人挖出一定数量的粘土,经过手工拣选后再用细筛子进行筛选,筛选后得到的细粘土还要上蒸笼用大火蒸上一个时辰,然后还要加入草木灰并用棒槌敲打,最后也是搓成泥条来塑形制做器皿。

黄小刚来自后世,虽然不是搞这个专业的,但至少见识方面还是有的,不说别的光是二十多年看过的一部《人鬼情未了》,里面怎么做陶器的场景黄小刚至今还是记忆犹新。

不过,也不谈什么尊老爱幼,反正还在建设工棚,也就由着两位老人用自己的手段去做做看,最终看看成品也就知道两人的工艺谁更好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振兴东汉
振兴东汉
新书《回到汉末当暴君》已经上传,烦请移驾一观。
雁回还
大宋将门
大宋将门
杨柳晓风,残月歌声,百年太平,繁荣大宋。这里有明君,有贤臣,物阜民丰,安居乐业……唯独缺少一分勇武,二分刚强,三分牺牲,四分猛士……手里没有一柄宝剑,再多勤快的农夫,精巧的工匠,也不过为他人作嫁衣裳。惜呼,有国岂能无防!文不贵,武不贱。外敌易除,内鬼难胜。不经意间……轻舟已过,万重山岳,赫赫将门,终有再兴之时!—————————————————————读者群:284427642(恭候大驾光临)
青史尽成灰
穿越之我竟然成了赵高
穿越之我竟然成了赵高
新书《穿越之开局家徒四壁》正在稳定更新中~~以下本书简介:百里流沙很郁闷,夏日晚风,他撒了一泡尿,突然感觉被人从后面打了一闷棍子,再醒来,他就穿越了。穿越也就算了,但是!为什么他姓赵名高!!!老天一定是在玩他对吧?一定是吧?对吧?
萧秦安安
大弹道
大弹道
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前夕,黄埔军校西迁四川。一个普通的地主家少年背起行囊,毅然离开平静的港大,投笔从戎、加入黄埔军校,在那个跌宕起伏的烽火岁月,为家乡和民族的解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新书《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已发。
骑龙攀天
大秦之我被祖龙偷听心声
大秦之我被祖龙偷听心声
江源魂穿大秦,获得咸鱼系统。为了变强,他只想当一条咸鱼。没想到偶然认识一位姑娘,竟然是秦王的掌上明珠。好家伙,这要是被秦王知道,女儿被他那啥了,还不把他那啥了……于是江源不淡定了!
竹子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