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宋帆影

第四百十四章 白沟河 决战(一)

秋意已暮,新冬将至,北国降下了第一场白霜。

元军三十万,中兴军二十万,倾国之军会于白沟河。

中兴军的触角西至保定、东至直沽、北至霸州,外围兵力拉出了一个宽阔无比的正面。十余万主力大军则居中聚成了一个拳头,以张镝的帅帐为核心,将大营设在了白沟河南岸的柳林镇。

元军也已进至白沟河以北,两翼数万轻骑遮蔽,抓紧与中兴军争夺周边的地利,皇帝忽必烈的御帐则设在了白沟河北岸的魏庄,像是与南兵争锋相对。

本时代最强大的两支军队隔着一道浅浅的河流遥遥相望。

白沟河并不是什么大江大河,秋季水浅,那窄窄的一线水流并不能挡住人马横渡。元军南来,宋军北进,双方几十万人在数百里的战线上你来我往,这更多的是一种互相试探,战斗的烈度一般在千人以下。由于骑兵的优势,在西、北两个方向往往是元军略占上风;但在东、南两个方向则是宋军占优,直沽的中兴水师沿着拒马河、大清河上溯百余里,以舰炮牢牢控制两岸,甚至将小炮船开入白洋淀、通达白沟河,直到水浅无法泊舟为止。

就地区而言,这里绝对算是元军的主场,距离大都不过二百余里。

但反过来,只要有水路的地方就是中兴军的主场,中兴水师完全控制了直沽的港口和运河的漕运,粮船往来,补给线甚至比元军还要便捷的多。

一方背靠国都、根基稳固,一方后勤畅通、锐气正盛,各有强兵数十万,倒也是势均力敌。双方都没有急于决战,而是小心的观察着、试探着、掂量着,估计对手的实力。

夜晚,南北两岸数十里灯火相望,宋元两军都设的明营、扎的硬寨。两方主帅都让士卒们抓紧休息,准备着不知何时到来的决战。

当然,表面平静的背后,各自的小动作一息都不会停下。

此时白沟河一里宽的河面多半干涸,变成了一道道细流,水浅处才没过马蹄,元军的轻骑偷渡,用不了半刻就能抵达南岸。每一批元骑大约是若干个百人队的规模,要想破中兴军的大营自然是绝无可能,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骚扰。这是战争中常用的法子,在夜里用少量轻兵袭扰,让敌人休息不好,降低士气。

出身于蒙古亦乞列思部落的勒克托黑是一名优秀的轻骑千户,他的手下有有一个不满编的千骑队,近两年的战争中,随着部落人口的不断折损,所谓万户、千户的兵力往往还不到实编的一半。勒克托黑有本部落兵和探马赤军五百多人,已经算不错了。

这个不满编的千骑队此次便负责了一路滋扰的任务。他们从魏庄西侧渡过了白沟河,隔着五六里路向宋军的大营前进。

最开始的几里很顺利,一个人影都没碰到。因为大兵入驻后,柳林镇四周已经空了,远近村寨的居民们都躲避战火远遁他处,即便不逃的也被中兴军迁往后方去了,所以这一路上确实是寂静无声。

勒克托黑和他的士兵们每人都带着两壶箭,包括十几支鸣镝和十几支浸泡过油脂的火箭。

等到靠近宋军营地,就点燃火箭射进去,焚烧其营帐,即便不成,用响亮的鸣镝吓唬吓唬也是好的,队伍中甚至有人带了锣铎,准备着在合适的时候发出些更大的噪音。

这样想着,似乎并不难完成任务,不过是骚扰而已,一触就走,还不至于有多大的损伤吧。

靠近宋军大营还有两三里,勒克托黑悄悄的指挥他的部下们排成了一个松散的扇形,这可以扩大攻击面,增强骚扰的效果。

到目前为止,或许运气不错,宋军的巡骑恰好没有经过此地。或者即便碰到了也不怕,宋军马少,步强骑弱,只要人数不要太多,勒克托黑还是有信心打败宋军巡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振兴东汉
振兴东汉
新书《回到汉末当暴君》已经上传,烦请移驾一观。
雁回还
大宋将门
大宋将门
杨柳晓风,残月歌声,百年太平,繁荣大宋。这里有明君,有贤臣,物阜民丰,安居乐业……唯独缺少一分勇武,二分刚强,三分牺牲,四分猛士……手里没有一柄宝剑,再多勤快的农夫,精巧的工匠,也不过为他人作嫁衣裳。惜呼,有国岂能无防!文不贵,武不贱。外敌易除,内鬼难胜。不经意间……轻舟已过,万重山岳,赫赫将门,终有再兴之时!—————————————————————读者群:284427642(恭候大驾光临)
青史尽成灰
穿越之我竟然成了赵高
穿越之我竟然成了赵高
新书《穿越之开局家徒四壁》正在稳定更新中~~以下本书简介:百里流沙很郁闷,夏日晚风,他撒了一泡尿,突然感觉被人从后面打了一闷棍子,再醒来,他就穿越了。穿越也就算了,但是!为什么他姓赵名高!!!老天一定是在玩他对吧?一定是吧?对吧?
萧秦安安
大弹道
大弹道
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前夕,黄埔军校西迁四川。一个普通的地主家少年背起行囊,毅然离开平静的港大,投笔从戎、加入黄埔军校,在那个跌宕起伏的烽火岁月,为家乡和民族的解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新书《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已发。
骑龙攀天
大秦之我被祖龙偷听心声
大秦之我被祖龙偷听心声
江源魂穿大秦,获得咸鱼系统。为了变强,他只想当一条咸鱼。没想到偶然认识一位姑娘,竟然是秦王的掌上明珠。好家伙,这要是被秦王知道,女儿被他那啥了,还不把他那啥了……于是江源不淡定了!
竹子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