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宋帆影

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罗网

姚部的离心大概是悲剧的开始。

因为留给义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就在江西的塔出、李恒对文天祥的义军发动攻势之时,江淮间的红巾军其实也将面临相同的状况,甚至还要糟糕。

先是江东宣慰使张弘范率本部精兵八千,北上扬州,在扬州与江淮都元帅忙兀台合兵一处。加上招讨使忻都率领的两万淮西兵,扬州的元军兵马达到了四五万人。

再是荆湖行省平章阿里海牙遣参政贾居贞、万户贾文备等人率荆湖援军二万人东出,在庐州(合肥)与淮西宣慰使昂吉儿合兵,共计三万余人,扼住了西路。

还有阿速军万户玉圭失率中书省援兵二万余,从直沽掉头南下,取道山东,前锋已达丰、沛之间,距离红巾义军外围的徐州已是咫尺之遥。

三路元军,至少十万之众,一张围剿红巾的大网即将织成。

从建康北上的张弘范是这张大网最重要的主导者。

进入扬州以来,张弘范就立即部署剿贼事宜,积极与另外两路大军协调,目标直指红巾的大本营淮安。

但没想到,网罗都还没布完,第一条大鱼就迫不及待的自己撞了上来。

出走高邮的姚大,孤注一掷,再次领兵围攻扬州。

此前,姚、瞿二部合攻扬州,被忙兀台联合淮西元兵打的大败,事情过去还没多久,姚大竟又第二次来打扬州这个坚城。

或许,他真的很想证明自己,打下坚城,打开南下的通道,这才能证明他的实力,证明他姚大才是红巾义军当之无愧的龙头,证明姚部完全可以脱离那所谓的都督府自己闯出一条路。甚至,他还有更大的追求……

这有点太想当然了,扬州,不是那么好打的。

……

扬州。

这是一座重要的、古老的、坚固的大城。

从高宗南渡以来,扬州就一直是南北交锋的前线,宋军在此建了南北两城,又以中间一座夹城相连,称为扬州宋三城,其完备的防御体系可与襄阳相媲美。

咸淳九年(1273年)襄阳城破,元军顺流东下,元丞相伯颜遣阿术进攻扬州,遭到扬州守将李庭芝、姜才的顽强抵抗,有史家称,扬州的保卫战与钓鱼城保卫战可称为东西辉映,彪炳史册的两大战役。扬州保卫战持续十个月,阿术攻城不下,只好将扬州团团围住,断绝扬州粮道。入冬,城内粮尽,死者满道。

德佑二年,宋恭帝投降,扬州外援彻底断绝,但李廷芝、姜才仍坚持抗元,直至德佑二年七月,在福州成立的赵宋行朝,遣使以少保、左丞相的职位召李庭芝,以龙神四厢都指挥使、保康军承宣使召姜才入卫。李庭芝便留下朱焕守扬州,与姜才共率7000兵东至泰州,欲取道通州泛海南下。不料朱焕以扬州降元,阿术率军追至泰州将其包围,并派人招降。适姜才因病不能作战,裨将孙贵、胡惟孝等开城门投降。李庭芝、姜才被俘,押回扬州,不降被杀。

元军占领扬州后,通州、滁州、高邮军等州县相继投降,淮东尽为元军占领。

连绵的战火让扬州户口减半,百业萧条,但因其位于长江、运河交汇之处,扼守南北大通道的紧要位置,仍旧是当之无愧的淮东中枢之地。元军占据扬州后,只留下主城,将北面的旧城和夹城摧毁,以减弱其防御力,防止再有人占据抵抗。主城周长二千三百丈,城高池深,仍旧有很强的防御功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东海波汹涌,南国战未休。西凉狂沙扬,北地刀兵悠。汉末大乱,天下汹汹。狼烟烽燃,群雄并起。胡寇横行,苍生遭难。国贼当道,社稷蒙尘。曹贼把政,圈地称王。孙寇割据,裂土封侯。壮志行汉末,雄心斗三国,拯万民于倒悬,扶社稷于将倾。刘禅振翼,大展雄风,斗兵天下,雄图三国,一统宇内,扬威万里。从此三国不归晋,八王五胡逝去空。虎步鹰扬竞苍穹,华胡共沐大汉风。雄霸东方气势虹,从此中华号长雄!
林楚竣
大明烈歌
大明烈歌
重生在官宦家庭,母亲家是晋商、未来妻子家是海商、师长是首辅和东林党领袖!可大明二百余年基业即将毁于日益腐败的官僚地主集团,党争日益激烈,商人勾结外族发国难财,而主角出生于、长于这种家庭,长大后却立志挖自家墙角,救我中华民族于危难!不然万历朝...
回溯者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穿越到了大宋,穷困潦倒怎么办,好办,造反呀!这是一个现代江湖大佬,穿越到北宋末年造反的故事,原本是想靠造反谋生,把造反当成一种职业,却没有料到造反过头了,把大宋给造没了,面对南下的金军,只能继续造反,由反大宋,变成了反大金。粉丝群154601760,有兴趣的可以进群聊!
我不是西毒
张一真
张一真
张一真,群像中的一员,这群人有好有坏,当面对残暴的强敌,当家园被毁,当亲人被杀,当死亡的阴影时时笼罩在心头,他们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张一真们面对强敌,用他们的胆略智慧演绎可歌可泣的人生。
灶里红薯
穿越明朝当皇帝
穿越明朝当皇帝
高中生秦空无意中穿越到了明朝崇祯年间,与燕王朱棣结为兄弟,在他的现在智慧之下帮助朱棣登基为帝,开创了永乐盛世,成为九五之尊的朱棣对渐渐地开始对这个聪明的兄弟有了提防之心……秦空慢慢的也对这个曾经的兄弟失去了感情,带着自己心爱的人一同离开,随后化名,去世界的另一头开拓新的世界……
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