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名队员在杜山的带领下,围着体育馆慢跑着热身,三圈跑完,队员回到了高岗面前,杜山带头拿起一个帆布背包背上了肩,其他队员也学着杜山的样子背上了背包。一行人慢跑着到了山脚下,高岗拿出了秒表,说道:“二十五分钟到不了山顶的人下山围操场跑五圈。我会全程跟着你们的,现在计时开始。”说完按下了秒表。
李小可跟着杜山等人向山上跑去,山路上因为经常有锻炼的人来回去,早已把积雪踩出一条步道。刚开始,李小可不觉得背着八公斤的杠铃片有什么难,可向山上跑了一会就觉得背上的杠铃片越来越重,每向上迈出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心跳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快,喘气开始困难起来。
体能教练高岗跟着第一名的杜山,大声地喊着:“大家加油啊,努力坚持住。”
越来越多的队员速度开始慢下来,李小可仍坚持开始的步伐向上跑着,逐渐越过了大多数的队员,腿却变得沉重无比。
高岗教练大声地喊着:“让我看看你们最好的表现,继续努力,已经爬完一半的路程了,加油!”队员在高岗的鼓励下,又加快了步伐,向山上跑去。这时李小可已超过了杜山,只感觉双腿已经开始然烧起来。他的身后紧跟着吴迪,吴迪也大口喘着气,虽然体力已达到了极限,但他仍紧紧的跟着李小可。再往后就是杜山。十二名队员有的脚步已慢,但没有人停下来,都咬着牙坚持努力跟上队伍。
高岗知道所有人都已到了极限,看着秒表喊道:“还有十分钟就剩最后三分之一的路程了,继续,继续努力,不要放弃,李小可加快速度。”
李小可的身体已毫无知觉了,那种然烧的感觉似乎已从脚上传遍了全身。
“李小可,加油,别放弃,我要你尽全力,加快速度。”喊了一路,高岗教练声音已有些嘶哑。
李小可大口喘着气喊道:“我……我已经……已经没有力气了。
“不,你还有力气,拿出更多的力气来,你们都做的很好,再坚持一下,就快到顶了,从现在开始完全靠心里坚持。”
李小可的肺似乎都要炸开,每呼吸一口气都得用尽全力,但高岗教练的鼓励仍在耳边响起。“坚持!继续!对,不要放弃,前面就是山顶了!”
李小可在最前面已经看到山顶的凉亭了,大约还有五十米左右,深吸了一口气,做好冲刺的准备,大喊一声,奋起全身最的一丝力气,向终点的凉亭冲去。
跑到了凉亭,李小可再也坚持不住,也不管天气仍然寒冷,摘下背包,一纵身,躺在了凉亭边的雪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队员们陆续的跟了上来,也学着李小可纷纷躺在雪地上。
高岗看着最后一名队员跑到凉亭,停下了秒表,报出了时间,二十三分钟十六秒,所有人都在规定的时间到达了山顶,李小可的成绩最后,二十一分零六秒。队员调整均匀呼吸,高岗说道:“都别躺雪地上了,站起来,掐一下脉搏。”
高岗是运动学专业毕业,面对着还是一群高中生的队员,必须监测好每个人的运动量,既让每个人都能达到训练的要求,还不能造成运动过量损伤队员。十二个人有的用右手摸着自已的左手脉搏,用的摸着脖子上的动脉。
高岗看了一圈所有人,问道:“都准备好了吗?”见大家都点头,说道:“开始!”李小可听到开始后默记着心跑的次数,一分钟后,高岗叫道:“停,开始报数。”
“193!”“189!”“196!”队员们各自报着自已的心跳数。李小可报道:“199!”所有的人都报完后,高岗挺满意的。剧烈运动后,心跳最佳跳动次数为180至200下,超过200下则运动量过大,会引发身体的不适反应。如果低于180下则说明运动量还没有达到身体的最佳状态。所有人的脉搏都在180至200的区间,说明运动量正适可。
高岗向着队员说道:“山上风大,咱们休息一下就下山吧,下山要求时间是十五分钟,但是所有人要注意安全。”
队员们齐声答应着,杜山带着队伍向山下慢跑而去。因为上山的时候都依靠腿部力量的支撑,下山时腿都有些发抖。段飞跟在李小可的身后,说道:“这下山可比上山容易多了。以后每周一、三、五都来这么一趟,可真要命了。”
肖彬在前面说道:“这就要命了,还有比这更累的呢。”
李小可和段飞、吴迪等新队员听到肖彬这么说,一想训练的难度,都有些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