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在末清

第66章 你能打几个

“你是汉人,又不会国语(清时称满语为国语),有人问起,你就说原是汉八旗下的人。”

“汉人抬入上三旗,大清朝也找不出几个来。这是多少人做梦都想的事,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

“朝廷和宗室里有人问起,这个干系我担了。可是宫里的规矩多着呢,臣子和皇上奏对,汉臣要自称臣,满臣必须自称奴才,这是一点儿也不能错的。”

“你既成了旗人,就得守旗人的规矩,可不能一开口就把你五爷给卖了,那样连皇上的脸也扫进去了。”

虽然吴波穿越过来的时间不长,但是这几天和冯彪他们闲聊,他知道在当下这个社会里,想要抬入上三旗,那简直难如登天。

虽然他从心里反感这个可恶的八旗制度,但他记得老大对自己说过的话,不管是做奴才,做主子,还是做官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做得真,做得像。

有了这样的身份,自己才能更好的配合老大,把事情做下去。

又想到些天弘昼为自己所做的,虽然内心里知道自己和他不是一路人,也知道他为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只是因为自己的身后是皇上。

但人心毕竟都是肉长的,他有些为弘昼的真诚和坦率感动了。想到将来有可能与他成为你死我活的敌人,他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说不清楚是个什么滋味。

他拱手说道:“谢五爷费心,奴才记下了。”

“呵呵呵,对,这就带点样了。回头我叮嘱冯彪再细细教你侍卫的规矩,他有几个磕头兄弟都是侍卫轮换出来到军营里带兵的,侍卫的规矩他最懂。”

“他也知道你是皇上交到我手上的,纵使他有疑心,也不敢出去乱说,这里面的份量他还是知道的。只是你们俩机密着点,别让其他人知道太多。”

和亲王府到崇文门是一条直道,连弯都不用拐一个。这八个轿夫也真是不含糊,将大轿抬得竟然比寻常人走路还快些。

弘昼不时的掀开轿帘看看,待看到离崇文门还有一箭地的时候,他跺了两下脚,接着就听见轿夫头一声吆喝,大轿缓缓减速,最后稳稳的停下来。

他又跺了两下脚,随着“落轿,压轿”的吆喝声,早有人掀开了轿帘,吴波抢先出了轿子,候着弘昼气度雍容的走下轿来。

后面的亲兵护卫们也齐齐下马,冯彪见弘昼在街边站定了,赶紧到旁边一家饭馆里抄出一把椅子,面朝崇文门方向摆好,用衣袖抹了抹,然后对弘昼说:“爷,您坐。”

弘昼一撩袍角坐了,那福和吴波侍立在身后,护卫们牵着缰绳分散开,个个面朝外站得笔直,形成一个大大的圈子把弘昼围在中心,摆出警戒关防的架势。

繁华热闹的大街上人来人往,看到这个大轿,都知道是来了王爷。又见这么一群武官站立护卫,许多人好奇的停下来瞧热闹,只是不敢到近前,都在远处看着。

路过的行人也纷纷避让,远远的躲到马路对面去走,还有的人交头接耳的小声嘀咕着什么。

这时,一个人从崇文门方向疾走过来,那福迎过去,那人对他耳语了几句,又转身向回走了。

何志远不是护卫,警戒没有他的位置,也不是王爷的亲信,他自觉也没有资格站到王爷身边。正在尴尬的没有去处时,弘昼冲他招手,他赶忙疾步走过去。

弘昼朝南坐着,阳光正照在他脸上,他眯着眼,带着一脸的坏笑问何志远:“志远,一般的官兵,你能打几个?”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之先锋廖化
三国之先锋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歇后语有两层意思,一是蜀汉后期人才凋敝;二是廖化能力平平。然而廖化真是一个平庸之辈吗?人们对三国的了解大多来自《三国演义》,那个时代群英荟萃、名将云集,区区六十万字的小说确实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很多时候廖化的出场都只是简单的露个脸,甚至露脸只是为了衬托别人的光辉,如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而真正的廖化却躲在历史的迷雾里,你可曾知道“千里走单骑”的不只有忠义化身的关二爷,还
铁皮共和国
大唐医王
大唐医王
一个现代医师回到贞观年间,他能做些什么?如果他正好还成为了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弟弟呢?李元嘉,大唐医王。
草席
我满脑子都是历史典籍
我满脑子都是历史典籍
【签约合同已经送出,可放心投资】白明哲:“虽然我不会物理化,但是,我读过一本书,它叫《天工开物》;虽然我不会行军打仗,但是我读过一本书,它叫《孙子兵法》;虽然我摸不准周围人的性格,但是我读过几本书,它们合称‘二十四史’,哦,对了,我九岁时候还默写过《资治通鉴》……”这是一个历史理论文献世家传人,跑到汉武帝时期的故事。
黄衣风中驻
大秦最强炼气士
大秦最强炼气士
魂穿大秦,成为嬴政兄长,仙法昌隆,儒道治国,看着这魔改版大秦,嬴质泪流满面,而万族林立,人族渺小式微,看嬴质护道人皇,带领人族,一统九州……
忒煞情多
女尊三国之开局就是貂蝉
女尊三国之开局就是貂蝉
求问,开局成貂蝉,董卓现在准备搞我,应该怎么办?
咸菜配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