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奥古斯都

第二百零一章 佯叛

威尼斯的捷报传来,维罗纳城外的教宗国野战军营地彻底沸腾了,大部分将士欢欣鼓舞,却也有人感到遗憾,其中就包括杜卡奥本人。

大破威尼斯引以为傲的海军、攻克威尼斯首都、生擒威尼斯总督,这是何等的战功,只可惜和自己无缘了。自己即使势如破竹的攻下威尼斯剩下所有城市,这一战中的战功也很难超过卡尔,更何况现在自己刚一踏入威尼斯国境。就被维罗纳挡住不得寸进。

和捷报一起送来的,还有一些能够证明战果的材料和物品,包括缴获的军旗、总督府的藏品、多纳托的佩剑等等。这当然不是卡尔怕杜卡奥不相信自己,而是给杜卡奥用的。

杜卡奥自然不可能不明白卡尔的用意,下令把这些东西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让士兵轮番上阵喊话,告知城内守军威尼斯的情况,变着法的劝降。

劝降一开始确实在城内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可是卡佩洛接连处决了十几名动摇军心的军官,然后信誓旦旦的通过各方面分析得出教宗国所说的一定是假的,就重新控制住局面了,士兵们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任凭城外的教宗国士兵怎么摆事实讲道理,卡佩洛就是一口咬定东西是伪造的、消息是假的。杜卡奥毫不怀疑,要是真的把威尼斯总督多纳托押过来,他都能说多纳托是假的,只好作罢。

夜晚,杜卡奥正在和众将商议作战计划。威尼斯大捷,目前大局已定,维罗纳又实在难啃,没有必要做无谓的牺牲,多数将领都认可先绕过维罗纳前往特雷维索和卡尔他们会师、拿下威尼斯其他地区的方案。

虽然这样一来基本不会有什么像样的战功了,但是杜卡奥也不是会为了战功不顾手下将士死活的统帅,便也认同了这个方案,只等天一亮就出发。

就在这时,门口卫兵来报,克劳迪奥求见。

杜卡奥心中疑惑,略感不安,克劳迪奥是负责后勤的,什么样的大事能让他亲自跑到前线来?难道威尼斯还有部队,穿插到教宗国境内截断补给线了?如果只是这样,在目前的绝对优势下,倒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洛伦佐反叛了。”

克劳迪奥进门第一句话,就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整懵了。

“洛伦佐反叛了?”杜卡奥脸色大变,“那他现在在哪?”

“这是洛伦佐寄给我的信,想让我拖住你们给他争取时间。”克劳迪奥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递上前去,“洛伦佐洗劫了乌尔比诺,直奔罗马去了。”

杜卡奥急忙拆开信封,飞快的把信扫描了一遍,然后一拳重重的锤在桌上:“该死!他的目标是教皇陛下,罗马只有两个团的守军,如何能抵挡得住洛伦佐几万人!威尼斯的战事已经顾不上了,我们必须立即回援!”

“可是我们大军走陆路回罗马,距离实在是太远了,途中还会受到阻截,要是能借海军的船运到安科纳就好了。”胡安担忧道。

克劳迪奥掸了掸身上的灰,宽慰道:“也不用太过紧张,我出发前已经派人分别去威尼斯和罗马通知卡尔和教皇陛下了。

卡尔那边得到消息,应该会立即出发,那么天亮前就能到安科纳。信使的速度必然比大军快得多,而且洛伦佐手下还都是训练水平很低的预备役,肯定是不能连夜赶路的。要是卡尔够快的话,说不定能在叛军抵达罗马之前截住他们。

洛伦佐虽说名义上手里有五万人,但实际上短时间内能集结起来的最多两万。教皇陛下提前得到消息做好准备,撑个几天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只要卡尔大军一到,洛伦佐必败无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扶乱唐
扶乱唐
安禄山死了,但他来了……李隆基:“这安禄山之乱,怕是要持续数年啊!”李倓:“祖父放心,一年之内,你便带着贵妃回你的兴庆宫享福!”李亨:“这太子的人选……”李倓:“父亲尽管抉择,所托非人的话我帮你杀了就是。”李豫:“三弟,你看这皇位……”李倓:“看什么?我先去坐一坐!”乱唐,需要真正的王者来扶起。普通群:576932610
狼烟东去
三国之无限抽奖系统
三国之无限抽奖系统
抽奖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文臣武将,必不可少!神兵利器,应有尽有。什么,还有神级属性丹,可以增加宿主的属性,让废材变成霸王之勇。此书迫不得已已完结,新书《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已发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珺侯
权晋
权晋
晋室东渡后,北方沦陷,国家也虚弱到了极点,不得不依靠士家大族的支持勉强维持统治。外有残暴的异族政权屡屡侵犯、内有奸诈自私的权臣争权夺利,皇帝驾崩,流民造反,如何拯救这地狱级别的危局...
石头阿愣
三国之先锋廖化
三国之先锋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歇后语有两层意思,一是蜀汉后期人才凋敝;二是廖化能力平平。然而廖化真是一个平庸之辈吗?人们对三国的了解大多来自《三国演义》,那个时代群英荟萃、名将云集,区区六十万字的小说确实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很多时候廖化的出场都只是简单的露个脸,甚至露脸只是为了衬托别人的光辉,如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而真正的廖化却躲在历史的迷雾里,你可曾知道“千里走单骑”的不只有忠义化身的关二爷,还
铁皮共和国
大唐医王
大唐医王
一个现代医师回到贞观年间,他能做些什么?如果他正好还成为了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弟弟呢?李元嘉,大唐医王。
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