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犹豫了一下,觉得自己笨手笨脚的,没有这个天赋,等下赚的还不够自己吃的,想想还是放弃了。倒是阿春听了计上心来,晚上跟家里商量了一下,第二天找到五婶说她想去,于是没过多久阿春就和五婶一起出去了。
阿春勤快,人也聪明,因为是五婶带去的,便先跟着五婶学徒,结果五天便学会了五婶一个月才会的活计,踩的线又密又齐,速度也快,工友都夸她聪明能干。
这让五婶心里很不舒服,教阿春的时候故意留一手,阿春也不恼,就自己默默观察其他人怎么做,自己学,虽然慢,但总能做好。五婶越来越恼,说阿春已经全会了,不用自己教,阿春也是高傲的性格,不愿低头,自己做就自己做,五婶见阿春并没什么表示,开始带着自己的圈子开始排挤阿春,阿春是新来的,也就只认识五婶介绍的那些人,很快,阿春便成为了孤家寡人。
阿春感觉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制衣厂变成了小学的课堂,自己一个人坐在角落,没人跟她玩,她也不主动搭理别人,小时候阿春缩在角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大了,阿春除了做着手里的活计,还偷偷观察附近的人,偷偷学些其他的本事。
阿春虽经历过小学三年不如意的生活,但这次也是自己要出来的,咬牙坚持就是了。阿春想自己已经不是七八岁的小孩了,倒也不怕,自顾自干着活、偷着艺。
大半年过去,阿春从一开始的只会做小孩子的背带,到后面自己学会了做时兴的呢子大衣,学习缝纫的技能是阿春在这里上班最大的支撑,每学会一样,就会开心好一阵子,毕竟都是自己一点点偷学来的,也算是自学成才。
慢慢的,阿春发现制衣厂和学堂又不太一样,读书时只有她最高最大,这里可不一样,这里不只有五婶那个年纪的人,工厂也不只有五婶那个圈子,随着自己慢慢熟练,也有年轻的女孩子来问向阿春请教,阿春总是很耐心,于是慢慢地又有了朋友,还被人戏称是老师傅,把伍婶气的够呛,老在背地里说阿春的坏话,阿春倒也不在意,毕竟是伍婶把自己带出来的,也算是帮过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道就算了。
很快冬天就来了,年轻人中开始有人学着城里姑娘,自己扯了呢子布做成了时兴的呢子衣,做好穿上之后大家都说好看,于是纷纷效仿,很快,小姐妹中有好几个人都有了呢子衣,阿春跟她们一起出去过几次,在布料边徘徊了许久。
临近年底,这天阿春一个人走在街头,想着得走这么远,过几天就要回家了,也给家里其他人带些礼物,小云爱织毛衣,阿春给小云买了一些漂亮的毛线,又给小文买了新棉衣,给明坤买了帽子,给金妹买了鞋子……
买完这些,阿春考虑了很久,终于买了一块漂亮的水红色呢子布,回到制衣厂连夜给自己做了一件呢子大衣。穿上后阿春照着镜子,想象着穿着这身衣服走在村里的样子,内心雀跃不已,虽然花了一笔不少的钱,但是阿春感觉自己从没有出彩过,想着这次一定能好好风光一回。
那年冬天,阿春穿着新裁的呢子衣回到了家,把家里其他同龄人羡慕得不行,尤其是在家帮忙的小云,说过完年自己也要出去打工。那件呢子衣可以说得上是村里顶尖的时尚,阿春穿着它走在路上都是昂首挺胸的,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在发光,神气十足的,这个年阿春过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