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来开川的任务,陆迟已经完成一半。
对于数学竞赛,也不算是走个过场,毕竟他为此投入过不少精力。
至于能否取得优异的名次,把心放得很宽。
四月的开川因近日多雨而有些潮湿,微风略带些阴冷。
明日就到了全国新启程大赛的日子。
陆迟与何晚一进入三中校园,已经能看见不少人提前来踩点。
人来人往,大多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学生们。
前几日和余甘的交流种种,依旧在陆迟的脑海里回荡。
是一个谦逊有礼,而且很厉害的对手。
一进入三中后,何晚跟陆迟打了声招呼就去干自己的事,一些作文大赛前的相关准备事宜。
陆迟选了处花坛坐着等,鼻尖缓缓传来一阵桂花清香,定了定心神。
一想到这次作文大赛何晚能大放光彩,心情瞬间愉悦不少。
陆迟不清楚现下的中学生能写出多引人共鸣的话语,可他从没将何晚视作一个普通高中学生。
辛弃疾早就说过“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当回头看自己年少时写下的一些感悟,会发现大多是矫情的,乃至幼稚可笑。
实际上,大多数人都会经历这样的一段时期。
故作深沉,无病呻吟。
简单讲,就是该吃药了。
譬如时常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故作忧郁状,譬如在自己喜欢的女生面前目不斜视的走过,表情很酷,再譬如写点心情状态的日记,写下“我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类的可爱言语。
但何晚不同,陆迟之前曾看过她写下的一些文章。
说句大言不惭的话,读她的文就像是在饮酌生活。
她的文风质朴而又具有深度,遣词造句造诣颇深,擅从生活取景,字里行间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
不矫揉造作,更非华丽辞藻堆砌。
当然了,情人眼里出西施。
伴随时间流逝,陆迟独自坐在花坛边,偶尔也会收到一些漂亮女孩的打量目光。
乃至还有几个胆大的,上前询问他前几日与余甘斗琴的事迹。
余甘本就是三中名人,前几日于琴房的消息传得很快。
陆迟则表现的很谦逊,并巧妙的向那几个女孩儿套了一些话。
得到的信息,大多人对余甘的印象皆是温润如玉,近乎是所有三中女生的梦中情人。
没等多久,陆迟余光一瞥,一抹粉红映入眼帘。
小姑娘大概也是来参加作文大赛的。
此次全国新启程作文大赛的复赛分为两个小组,a组是应届高三及高二的,b组则是初中和高一的。
何桃穿着一身粉红色卫衣,微垂着脑袋有些羞怯,正向身前一个男的询问着什么。
看上去又迷路了。
她跟前那个男的很年轻,应该也就二十岁出头的年纪,颇有风华正茂之感。
长得还挺帅,就是个子很矮,比他身前的何桃还要矮上一截。
从气场上讲,倒不像是来参赛的,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子青年特有的蓬勃朝气。
何桃向那人问询半响,一双晶莹的大眼睛一瞄,朝陆迟小跑而去。
“陆老师!”
声音细细软软的。
陆迟笑笑,摸了摸何桃的小脑袋,“来参加作文大赛的?”
小姑娘一脸乖巧点头,笑得灿烂,一双狭长的眸子里浸满温柔。
陆迟差点没跳起来,上次没仔细看,这小姑娘的眼睛......
太像了,跟何晚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唯一的区别,一人眼里坚冰伫立,一人眼里温柔似水。
都姓何......陆迟难免有些突发奇想,“你有个姐姐叫何晚不?”
何桃一怔,埋下小脑袋,“没有呀,妈妈只有我一个的。”
陆迟了然,不过是随口一问,也从未听何晚讲过有个妹妹。
于他脑中,却忽然闪过一道天马行空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