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格斗术、刺杀操、战术训练,强化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开展“学条令、用条令”活动,使其熟悉基本职责、了解行为规范、掌握纪律要求,增强服从管理的自觉性。
从“三相三响”训练抓起,从起床到就寝,全时跟踪检查监督,培养“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队列作风,培育“平时敢担当、战时敢亮剑”虎狼之气。
坚持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能训练,落实球类、举重、健身、跳绳等辅助性体能课目,开展追逐跑、接力赛、挑战赛、拔河等活动,克服体能训练枯燥乏味而引发的厌烦心理。
二是突出心理行为训练。大胆创新心理行为训练方法,投掷汽油炸弹、燃放发烟罐、利用声光电模拟战场环境,提高新兵心理适应能力。
设置攀岩、穿越火墙、过独木桥、信任背摔等训练内容,帮助新兵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勇敢无畏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四川籍新战士小张开始听到枪声就发抖,通过心理行为训练后,在耳濡目染中强化了心理素质,第一次实弹射击考核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三是突出“三实”训练。组织自动步枪射击训练中,“定人、定枪、定靶位”强化人枪结合,“特等射手”现场教学,利用鞭炮模拟射击场景,采用“四点瞄准”教学法,逐个纠正瞄准偏差。统筹安排“三实”训练时间,合理调配武器装备,将轻武器操作与手榴弹投掷穿插训,避免了“少数人练、多数人等”的现象,用足8小时训练时间,向8小时要战斗力。一人不漏组织手榴弹模拟实投,规范投掷程序、熟悉投掷方法。
第三,坚持灵活编组、科学组训,积极创新训练方法。针对新兵存在文化水平高低不等、接受能力强弱不同、身体素质差异较大的特点,科学把握新兵训练的时代特征和内在规律,转变组训观念,创新组训方法。
一是区分层次编组训。根据新兵训练基础差异,区分尖子组、提高组和强化组,分组制定训练计划,明确训练内容,确定不同标准。
对基础较好的新兵,采取骨干帮带、集体互助的方式,使其不断突破身心极限,提高训练成绩;对及格边缘的新兵,分阶段确定训练目标,逐步增加训练强度,着力打牢训练基础;对成绩较差的新兵,通过增加辅助练习、增加训练时间、增加训练强度的方式,达到快速提高的目的。
二是循序渐进分步训。按照“多课目结合训、重难课目尽早训、应急协同分段训、体能课目全程训”的思路,打破平均使用时间、单一课目组训和逐个内容实施的传统做法,使新兵训练每天不少于3个课目,每个阶段把所有课目轮训一遍。
每个课目区分“三个阶段”促进训练效果落实,理解领会阶段,采取学教材、看录像、谈体会等方法,使新兵了解基本原理。初步掌握阶段,采取分解体会、模仿练习、单个教练等方法,一点一滴抓养成,一举一动练规范,使新兵掌握基本要领。巩固提高阶段,采取反复练习、体会交流、难点攻关等方法,使新兵熟能生巧。
三是合理调控精细训。制作新兵训练档案,对每名新兵训练落实情况跟踪登记、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估,摸清每名新兵训练的特点规律,结合其心理、身体和训练情况,调整训练内容、时间和方法,提高训练效益。
区分“全程训、穿插训、重点训、长效训”四类训练课目,积极推行“课表式”周表,为每名战士量身定做1个训练周表,采取“以小时为单位确定训练时间,半天安排2个以上课目,单课目训练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方式,把每个训练内容细化到小时。
把室内室外、动态静态、晴天雨天、大课目小课目有机结合,把自动步枪点射与精度射击、手榴弹投远与投准融合训练,增强训练实战性和趣味性,实现新兵体能、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训练教育与娱乐休息相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