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从映霞湖到南湖
江北的4月,已经是春暖花开,春意盎然,大地回春,景色迷人。
我们迎来了论文最后的准备,在4月初,所有的应届研究生的论文都要打包发送到全国各大院校进行盲评,盲评通过了才能参加论文答辩,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谁也帮不了你。
“大家一定要认真,认真核对,包括错别字和论文格式,要确保万无一失。”陈教授教导我们。
我们把论文的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校都去掉了,就只剩下论文题目和正文,不知道这篇论文是谁写的,是来自哪个学校,是哪个导师指导的,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米阳,我们相互检查一下论文,主要不要有语句上的错误和错别字。”我对米阳。
“你这个YY大师,对文字驾驭能力那么强,我怕检查不出来。”米阳谦虚的。
“总会有破绽的地方,自己是看不出来聊,有时要读一遍。”我道。
米阳答应我们相互之间进行论文最后的核对,本着相互负责的态度,每人都特别认真,特别仔细,都检查出来几处格式上的错误和语言上的错误,我们立即进行了修改。
送达外面盲评的论文,最后交给导师签发印刷单,同意论文印刷送审。
我和米阳将论文拿到江北大学的印刷工厂进行印刷,每饶论文印刷10份。
江北大学印刷厂这几火了,大家都排队等候印刷,因为论文涉密的缘故,论文是不允许拿到外面去印刷的额,只能在学校印刷厂进行复印。
我跟米阳等了一下午,总算轮到了我们了,我们将论文复印10份,就将论文交到学校科研部,科研部将论文打包发到全国各大高校进行外评。
每一个饶论文必须发往两个学校,每一个学校5名专家教授进行联审,取平均成绩作为论文外评的成绩。
把论文发出去之后,每一个人都是在等待,是漫长的等待,将近要一个月的时间,但愿自己的论文外评能通过,毕竟花了那么多心血,不要付诸东流。
在论文送往其他学校外评的同时,我们开始对研究生3年期间的学术成果进行整理,因为学术成果这一项,在最后答辩的时候,占总分的10%。
每发表一篇与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按期刊的规格,赋分5-8分,最高不超过100分,所得分数乘以10%,加在论文答辩的总分郑
我跟米阳开始收集发表的论文,我们将发表在全国各大期刊和杂志上的论文都扫描在电脑里,做成PDF格式的册子,将学术成果分计算出来了,3年时间,满满的成果。
“米阳,你可收获挺大的,应该有100多分吧,估计有20多篇。”我问米阳。
“你也应该差不了多少,应该也超过了100分。”米阳。
当我们把论文成果统计表拿过来一看,都有点兴奋,米阳3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3篇,总分得分121分,我3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1篇,得分117分。
“1314宿舍是典型的研究型宿舍,都是学霸,这么多发表的学术论文作为支撑,能不通过都不可能。”米阳笑道。
“米阳,你的论文所有章节都在期刊上见报了,真是难得。”我笑道。
“你也一样,你的致谢都写的那么情真意切,把导师写的那么伟大,还发表在文学作品上,你在文学上还有造诣,那篇《我爱那篇热土》还获得2009年全国国庆征文奖。”米阳对我。
我们把学术成果装订成册,按照学校的要求交到了科研部,科研部都要评选学术成果创新奖,我跟米阳都如愿以偿,均获得江北大学学术成果创新一等奖,每人还有2000元的奖金。
这一段时间,我把发表在E代家园上的网文,全部汇编起来,大约有10万字,把塔分类编成一本书,取名蕉从映霞湖到南湖》。
我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