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二十四桥明月夜
敏又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一边是父母的咄咄逼问,一边是石峰的猛烈进攻,心已经很委屈,不知如何是好。
是啊,我不能陪在敏身边,才给敏带来这么多麻烦,内心感到惭愧,觉得对不起敏,想给敏心灵上的慰藉。
正是十一国庆节,学校放7长假,敏的单位照样放假,我高胸对敏:“好久没见了,放假的时间长,我带你去散散心吧,让那些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吧。”
“好吧,我尽力去服我的父母,我们在附近旅游一圈。”敏答应我。
敏总算服了父母,要跟同事在附近游玩一下,时间有点长,有7假期。可怜下父母心,父母有点担心,但看到最近敏被逼的不高兴,敏的妈妈总算答应了,就在江陵附近游玩。
敏把这个消息告诉我,我们高兴不已,我到江陵跟敏见了面,商量了一下,决定去扬州游玩,去感受一下瘦西湖二十四桥明月夜,古大运河的美丽风景。
我跟敏来到扬州,心情感到很舒畅,总算有自由的空间,一起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潮涨潮落,敏就在我身边,让我感觉到一种的幸福。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扬州古城沐浴着阳光,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辉相映,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我跟敏的第一站是去扬州瘦西湖,瘦西湖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乾隆元年,钱塘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杭州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因疵名。
瘦西湖原来是扬州城外的一条比较宽的河道,明清时期,许多富商在沿河修建楼台亭阁、构建水上园林。乾隆极盛时期沿湖有二十四景,被誉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我拉着敏的手,敏身着白色的连衣裙,微风拂过,像一直飞舞的蝴蝶,轻舞飞扬,我心飞扬。
我们到的第一个景点是金山。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全都集中在这里,仿佛一幅美丽的中国山水画,我跟敏走在曲径通幽的石板道上,感觉人在路上走,心在画中游。
《望江南百调》里这样描述道:“扬州好,入画金山。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错杂水波环,簇既仙寰。”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对二十四桥的描述,名传千古。
我跟敏来到二十四桥景区,映入眼前的二十四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萧亭组合而成,中间的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和24块栏板。
二十四桥景区包括熙春台、玲珑界、李将军画本、望春楼和二十四桥。熙春台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它与金山遥遥相对,都处在湖面的转折处。这里也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
看了二十四桥,我们来到月关,据这是赏月最佳的地方,可惜还没有黑,月亮没有升起来。
扬州号称“中国的月亮城”,“下三分月,二分在扬州”,扬州的月色美,赏月的地方也多,“月观”就是其中之一。“月观”坐西朝东,前临开阔的湖面,每当皓月东升,凭栏而立,上水中的两个月亮交相辉映,能体会到这“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山”的美妙意境。
人们常“月色如水”,在这里,月光和湖水相溶,云影和山影相连。月观中的海梅家具也很有特点,雕刻的内容都和赏月有关。那些莲花、鸳鸯、荷叶,藕节,无不自然生动,是扬州木雕工艺的代表作品。
看完月关,我们来到白塔。白塔是北京北海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在一些传承藏传佛教的公园,也是有白塔的建筑,昆明民族村也有一座。
相传在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游览扬州瘦西湖。从水上看到五亭桥一带的景色,不由遗憾的:“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这而看起来和北海的琼岛春阴就像极了。”
者无心听者有意,财大气粗的扬州盐商当即花了十万两银子跟太监买来了北海白塔的图样,当晚连夜用白色的盐包堆成了一座白塔。这就是在扬州流传至今的“一夜造塔”的故事。
白塔高27.5米,下面是束腰须弥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雕刻着十二生肖像。和北海白塔的厚重稳健不同,白塔比例匀称,玉立亭亭。和身边的五亭桥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