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后世,华夏人民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方便快捷,还便宜的电动车。
这玩意一来价钱便宜,而来充电也比加油实惠很多,而且在城区你摩托车的速度也根本飙不起来。
那玩意在城区飙起来的话,一旦出事,在后世还有个贴切的别称:铁包肉。
所以在城区,电动车的优势相当明显。
摸了摸下巴,他心中很快拿定了主意。
“摩托车咱们继续往外推,接住公交车广告的优势,咱们能多抢占些市场,就多抢占一些。”
“不过,咱们也要有另一手准备。”
陈江站起身来,随手从一侧文件夹中抽出一份文件递给李想。
“这是我前几天让薇薇做的调研。”
李想接了过去,有些不解另一手准备是什么。
上面几个问题。
你希望未来出行的交通工具,越快越好,还是越便宜越好。
越快越好:11%
越便宜越好:89%
你能接受多少价格的交通工具。
100—1000:84%
1000—8000:6%
8000—:4%
……
等等之类的几个问题,陈江让任薇薇派人去做了相关的调研,详细数据出来证实了他的想法。
尽管国内流行起电动车还得往后纪念,但现在或许已经是推出电动车的合适时机了。
他们需要的只是技术而已。
“这……也是,大家肯定希望越便宜越好。”
李想翻看一遍,立马便明白,大家一个月工资也就几百块,一辆摩托车稍微好点都得上万,这个价格不是一般人能承受起的。
“咱们的自行车是卖的挺好,可是这东西,挣的钱不多啊。”
自行车是最没有技术壁垒的,国内做这个的国企很多,沿海省份更是私企遍地。
这点从陈江当初起家就能看出来。
没有技术阻碍的东西,通常是赚不到什么大利润的。
一辆一百多的自行车,刨出人工水电材料损耗,飞鸽集团能赚到的最多也就百分之十五利润而已。
“要是只靠这个,咱们以后发展肯定有限制。”
饶是李想也明白。
“所以咱们要升级。”
陈江自信轻笑。
“把大家都喊到会议室吧,我有新的想法。”
李想很快离开去喊人了。
陈江目光看向窗外江北市中心一览无余的低矮房屋,与一年前相比,不少地区的老房子已经开始拆迁动工了。
历史的滚轮即将催动华夏的经济发展。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
他也不是没想过专精一道,比如飞鸽集团自此只搞自行车,在华夏全面推广开,只要营销得当,竞争过那些同行。
那么一时半会,飞鸽集团也能靠着华夏庞大体量赚的彭满钵满。
可之后呢?
当自行车行业衰败,飞鸽集团也会第一时间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