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灵素已被洛寒征服,立誓要一生追随。
洛寒如何吩咐,他就如何做。
“师尊,弟子这就去召集他们,弟子发誓要在科技上干出成就,不辜负师尊栽培······”
说罢林灵素告辞,去召集其他道士。
让洛寒没有想到的是,林灵素还是挖墙脚的高手,他挥动锄头,将其他道观的优秀道士挖过来不少,其中就有刘混康师弟玄尘子。
林灵素走后,洛寒也去了政事堂。
有些事也该上台面了。
······
“章相公,新法推行缓慢,与官员不作为有关,也与百姓不了解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便萌生宣传的念头,前阵子让宣传队在街头表演,便是为新法宣传做准备······”
章惇听后突然道:“老夫就说洛真人为何喜欢勾栏瓦舍的勾当,原来初衷是为新法,现在想来用这种方式宣传,更贴近百姓生活,更容易让百姓了解新法的好处······洛真人总能有妙计为新法解决难题,老夫佩服······”
“走到百姓中去,宣传效果确实明显,但却杯水车薪。大宋地域广阔,不可能每个县都派一个宣传队。以现在宣传队的规模,一年不停辗转各处,也走不了几个州县······”
洛寒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泼冷水,于是章惇刚刚的激奋马上淡化。
“是啊,朝廷应大力培训这样的宣传队,走家串户,为百姓宣传新法,可这也来不及啊!”
章惇忧心忡忡道,“远水解不了近渴,新青苗法已颁布半年多,豪强抵触也罢,有些地方百姓也抵触······”
“章相公,我有办法,不用宣传队,也能让百姓清楚了解新法······”
章惇忙问道:“什么办法?”
“报纸!”
“报纸?”
章惇疑惑道,“是不是和《邸报》一样?”
“完全不一样,章相公请看,这是我设计的样报······”
说着洛寒拿出后世报纸的图示。
新法要想顺利推行,就得占据舆论的制高点。
报纸,无疑是对付反对派的大杀器。
洛寒如今在诗词界,宗教界已扬名大宋,他有绝对话语权,他做主编绝对能引到天下舆论关注新法。
但他知道自己懒,而且写作水平和宋朝读书人比起来就是个渣渣。
所以得物色一个有才华,有号召力的人主管这事。
“《大宋日报》?是每日一份?”
章惇看了看样报,逐一提问,洛寒逐一解答,直到章惇清楚为止。
“报纸不能只面对读书人,得让普通老百姓也能读懂,百姓不识字,就让识字的书生去读报······”
“为弥补报纸内容对百姓的吸引力不够,我准备整理《道德经心得》,然后在报纸上连载······”
“第一份报纸面世时,需要官家执笔,写一篇檄文······”
“成立通政司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