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庶子为王
- 一朝穿越,曾经的雇佣兵头子化成身腹黑贵公子,跟皇上称兄到道弟,跟大将军豪情壮志,马踏万里河山,天为盖,地为席,大碗酒大口肉,成为一代王者——逍遥王肩负使命,重建逍遥宗,破虚飞升,为兄弟两肋插刀,声震八方
- 虚度人生

- 混在皇宫当侍卫
- 户部侍郎葛迁最近很烦!因为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叫葛岩的年轻人,硬说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幼子,赶都赶不走。没想到半年之后,一道圣旨下来,全京城的官宦权贵,必须派出一名亲生儿子入宫担任侍卫,葛迁这回感觉麻烦大了……
- 文墨金名

一直以来,青盐都有咸、寒、凉血、名目等『药』用功能。
在大明朝,青盐的最大用处,不是用来调味,而是用来漱口的,差不多等同于牙膏的作用。富贵人家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青盐漱口。
所以,对于某些人群来说,青盐是不可或缺。现在道路阻断,外面的好盐运不进来,自己生产的粗盐又卖不出去,导致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好盐更贵了;一个是粗盐更加的便宜了。
所以,在目前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是精盐的话,每石卖到二十两银子,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要是纯正的青盐,卖的价格也就更高了。
对比粗盐每石二两的价格,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果能够将市场垄断的话,精盐的价格可以更高。
之前听谭伦说,自从陕西民『乱』爆发以后,青盐的供应,就是断断续续的,时有时无,市场缺货已经很久了,有富贵人家已经开出每斤三百文的高价收购,可惜还是没货。
孔有德就在想,要是在这个时候有大批的精盐出现,利润可想而知,卖到一百文每斤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孔有德就萌生了制作精盐的想法,说白了也就是取出海盐之中杂质罢了,不是什么高难度的工作,孔有德隐约有了些思路。
孔有德就让人准备相关的材料,他要开始试制精盐了。
听到这个消息,老管家张大福也跟着过来了,他作为孔府的管家,对于精盐的需求肯定是很了解的,达官显贵家里如果有精盐,就绝对不会用粗盐。
他跟随孔家已经二十多年了,在他眼里,孔家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孔有德做什么,他都是无条件支持,他有时候也有些自责,自己除了管好这个院子,也没有其他能力,帮不了孔有德这个家主什么忙。
当他看着家主信心满满得样子,他也清晰的认识到,要是真的可以将粗盐变成精盐的话,那么家主养兵的财源可就有了。
现在的山东省,甚至是北直隶地区,对于精盐和青盐的需求量,都是个无底洞,多少都不够填的,说是金钱树、聚宝盆一点都不为过。
很快,下人就按照张准的要求,准备好了相关的东西,福伯也是站在旁边,严阵以待。
看他的神『色』,就知道内心颇为有些紧张,这是不可避免的,精盐和粗盐的差价,实在是太大了。要是家主真的能够将粗盐变成精盐,那将军谋事成功的可能就大大的提升了。
相比而言,孔有德确是很轻松的,因为即使制取精盐失败,还有产量巨大的粗盐生意,足够养活自己手下的军队了。
何况他还觉得,这个试验的成功几乎是注定的,他将以前的记忆翻出来,认真的理顺其中的脉络,感觉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