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有人发现予歆会哭泣,甚至连她的哥哥和父亲,也都忘了予歆哭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按照付正彪的话说,自己的小女儿就是个是个很听话的,傻傻的女孩,性格大大咧咧的什么事都不和别人计较。
如果是付宇恒的评价,妹妹是个温柔善良的女孩,有包容心,并且非常的聪明,尤其是在学习上,自己费半天劲才能理解的知识,予歆竟然一看就会,真的很难想象这是个农村女孩,只是这次大学,为什么没有考上,是从什么时候学习开始退步的,竟然一点没有察觉到。
当然宇恒这样的说法也是出自真心的,他没有撒谎,虽然自己很优秀,家里人都引以为傲,但是那一年,也就是九零年远方升入初中的那一年,他已经是连续三次高考没有通过了,每次只差两分。
按说事不过三,能力有限拼劲于此,本来他是打算放弃的,只差两分的成绩,我可以找工作或者上别的学校。
但是父亲的坚持,你是我们家的骄傲,没关系的来年再考,放心把你一定会考上的,全家人都会为你自豪,工作的事情不用你考虑,咱家现在这么富裕,还用得着你工作挣钱嘛,安心考大学吧,亚运会都能开在中国了,以后那个外语很重要,你也会很有出息的让别人都看看,屠户的儿子也能上大学。
并不是因为压力,其实宇恒也想考上大学,让爸爸高兴高兴,也是真心的努力了,但是在努力之后还能做些什么,他就有些茫然了,所以每当这样的对话,他都会转移目标,爸爸您不一定非要在我身上实现什么,问题是我真的尽力了,或许您应该多关心关心予歆,她如果想学的话,大学应该不是问题,屠户的女儿上大学,不也是一样的有面子吗。
而付正彪的理解确是另外一层意思,你说你妹妹是吗她上大学有什么用,早晚不还是得嫁人吗,女孩如果是太聪明了嫁的男人会没面子,你放心吧你妹妹错不了今后一定是个好妻子,生活也不会差的,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你妹妹爱笑,爱笑的女孩旺夫的她和仁超一定差不了。
这就是付正彪的心理,其实他并不是不关心自己的女儿,只是觉得女孩的幸福就是家庭,这在九零年来说已经有些老套,那个时候妇女的地位逐渐的在提高,但还没有在特别高的时候,一些独立啊自立的字眼在男人身上用的都不是很多,大部分家庭也都变得富裕起来,虽然房屋依然十分紧张,资源有限,但并没有形成压力,在观念上子女结婚还是两代同住为主,尤其付正彪出自农村,思想当然比较传统了。认为儿子,才是自己家的人。
九零年应该说是人们思想大转变的时期,尤其是男女的地位,一些影视作品综艺传媒也在极力挖掘着妻管严的笑料,因为在过去的传统中家庭都是以男子为主,惧内或者怕老婆是被人笑话的,稍加夸张就会有一种错位的喜剧感,什么立跪床跪床头跪的,屏幕上满处都是怕老婆的笑料,当然只是作为一种娱乐,但是作为感性思维的国人来说,不仅只是一笑而过的事情。
就好像罗温·艾金森,1990年,在情景喜剧《憨豆先生》中饰演“憨豆先生”一角,并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但那是西方人的喜剧明星,人们说西方人的思维是理性思维,因为钱因为经济独立,在那时中国人的生活就显得特别有人情味,因为重感情讲关系,但是感性思维的缺点就是容易被引导。
憨豆先生是一个倒霉而又乐趣的人物,不拘小节爱耍小聪明,如果是理性思维的人只是当作娱乐,甚至就是热衷憨豆的角色,大多也不会去效仿,而作为感性的人来说,是极容易去模仿的,比如现在流行的小视频,抖音在开始的时候非常养眼悦耳,一些舞姿和歌喉,但是前段时间出现了一个小视频,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叔在短短时间里说了二十八还是十四个卧槽,并不是非常干净的话,但现在几乎成为流行时尚了,随处可见的何止是二十八。
同样的九零年也是梦都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候,可能别的地方也都在变,随着亚运会在中国举办,应该说对各地的发展建设都是一种推动和鼓舞,梦都也是大搞基础建设,市政府,邮电局,供电局,轻工局等等等等,几乎是单位就开始建起了楼房,对了,随着电话的普及,当初的邮电行业发展的速度很快。
当然,这和本书没什么太大关系,只是想说一下,一些事业的发展,对本书人物的作用,故事中的虞诗逸,是从这一年开始,喜欢上集邮收藏的,这可能是一个影响她一生的爱好,而这一切,路远方并不知道,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自己竟然输在了起跑线上。
虞诗逸再次上学并没有选择市第一学校,因为市二校有音乐特色的教育,所以白芯蕊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了第二小学,一个只有小学的学校,她希望能培养出女儿的一些天赋。
这就等于路远方几乎没办法再见到虞诗逸,他脑子里也根本没有这个女孩的印象,太小的年纪,记不住太多的人,除非时时的提醒,还真别说,在九零年上半年,为了迎接亚运会,梦都的中小学运动会提前开始,也就是作为观众的时候,他再次见到了那个女孩,还是坐在女孩的斜下方,偶然间看到,感觉非常的熟悉,但就是想不起来是谁,他再一次被吸睛,真的是一个漂亮的人间仙女啊。
可是在运动会之后,他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个女孩,当然也很快的就忘了这一次的偶遇,十岁的男孩没有太多的心思,应该是无忧无虑吧,但对于路远方来说,也不知道怎样快乐。
如果没有苏晴的出现,或者说苏晴身分的转换不是那么的不合时宜,可能小远方真的会忘了自己的妈妈,但是从一开始就抱有戒心,出于对妈妈的扞卫,远方始终不能自然的面对苏晴,似乎在心中打下了一个烙印,这个人是想来替换你妈妈的,这种声音一直在提醒,小远方也是一直在防范,两个人的关系呢不温不火,不冷不热,有摩擦也有争吵,苏晴可不是个藏着掖着的女人,看不惯了我就要说,管你认不认我这个妈呢。
也可能是路文石的是非观吧,苏晴管孩子是对的,我不能偏袒,只能有一点点弱弱的维护,甚至有的时候,他也要说上远方几句,乖,远方,要听大人的话,你不该这样对待妈妈的。
这应该是路文石对待孩子没有办法的话,但是在远方眼里,没有偏袒自己,那就是向着对方了,这更不利于孩子对于后母的关系,所以远方在这个家庭里,有的时候会感到很别扭,同桌吃饭他感觉自己就好像是蹲在马路边上,周围没有一个人,只有他自己,蹲在马路边上吃饭。
这样别扭的感觉多了,有时候远方就选择逃避,跑到予歆姐家去学手艺,捎带就在她家吃了,可没想到,竟然发现了秘密。
“予歆姐,你在干嘛,是不是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