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一传出,满京城震荡不已。
朝中出了这么大的贪官被公布于众,百姓们都被王正南那一连串的罪名惊呆了。
贪污了百万两银子不算,竟然还残害了四百多个良家女子,还和端王遇袭时的贼人有勾结,这每一桩每一件,都足够判他个斩首了。
而最让人震惊的是,这王正南是司天监的官员。
司天监是什么?在大齐人心目中,那是最神秘的地方,他们很多人将司天监视为神明,可就是这样的地方出了这么大的贪官,这才是让他们最接受不了的。
一时之间,司天监在京城百姓中的名声极降,受尽了指责与唾沫。
当然司天监也不能以偏概全,百姓们骂了一阵之后,就将注意力又放在了王正南身上还有那些将要沉冤昭雪的官员身上。
“我就说吧,当时府伊大人明明就是清白的,就是这王正南诬陷,才被流放到了外地。”
“朝廷不察,养了这么大的一个贪官,到现在才揪出来,都已经祸害了多少人了。”
“能查出来就不错了,要是再继续养下去,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事,到那时才是个灾难。”
“咱们陛下有错就认,有贪官就抓,也不瞒着我们,这有什么不好的,要是陛下也跟着昏聩不明,纵容奸臣当道,这才是百姓之灾。”
“陛下不为那些虚伪名声,将贪官昭告天下,还让冤案重翻,让官员沉冤得雪,这才是咱们最应该称赞的,有明君如此,何愁大齐不兴!”
“陛下圣明。”
一时之间,无尽的唾骂声中传出了建元帝的明君之声。
建元帝在位十多年,可没做出过什么了不得的业绩,在位上也是平平庸庸,无功无过,不能跟开国皇太祖可比。
可是这一番明君的称赞传出来,却是能在史书上好好的记一笔了。
大太监李肖子一路小跑进了御书房,朝坐在上位的那个人一礼,笑着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建元帝看上去并不是特别高兴,斜睨了李肖子一眼:“喜从何来?”
李肖子将外头民众传的事情说了出来,又笑着道:“陛下不是自封明君,而是被百姓称赞为明君,民之所向,当然可喜可贺。”
建元帝听了,没有喜上眉梢,反而叹了口气。
李肖子顿时觉得皇帝的情绪真是难猜极了,只能敛去脸上的笑容,绷着张脸陪着皇帝一起惆怅。
建元帝心中的无奈,他哪能知道。
只要想想昨天大儿子进宫对他说的那番话,建元帝就心塞的不能自已。
南烨进宫来,他本是高兴的,准备让人摆宴御花园,却听南烨一本正经的问道:
“父皇打算如何处置王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