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年

第一百一十二章 跑部钱进

胤禵点点头,道:“那行吧,你就先办着试试看。”

“今年的预算可是比去年紧张,上到京城各衙门,下到地方河工河道赈灾都盯着呢。”

“你要做好虎口夺食的心理准备。”

在这一点上,胤禵倒是没有夸大其词。

中央预算内的资金,从来都是比较紧张的,是各地方各部门争抢的热点。

原因非常简单,这也算是中央财政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转移支付。

户部作为掌管朝廷财政的核心部门,不仅要从各地收银子上来,还要负责统筹安排怎么花。

这里面很显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收银子和花银子的不平衡问题。

比如两江的税赋收入比较高,除去每年用在两江地区的中央财政支出之后,还有剩余。

而陕甘地区的税赋收入比较低,又处在边疆开支也比较高,年年赤字。

这时候中央朝廷,就可以把发达地区比如两江、湖广多出来的部分税赋,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来补贴财政赤字的地区,比如陕甘。

因此,在中央预算中,除去必须的项目支出之外,所有可以灵活使用的部分,自然而言就成了一块大肥肉,每个地区和部门,都会想着来切一刀。

对于中央部门而言,倒还比较方便,毕竟有决策权的人和机构,都集中在京城。

但是,各地方督府衙门,河道以及漕运衙门,就有点吃亏了。

毕竟远近不同,和京城隔着千山万水,自然不是很便利。

各地方为了弥补这个天然的地理位置缺陷,开始在京城设立常驻机构。

专门用来经营和朝廷中央内阁六部,以及其他中央各部门之间的来往关系。

三节两寿、谋缺补差、冰敬炭敬之类的,也比较方便解决。

这种现象从汉朝时期就开始发端,不过沿袭过程中,在不断的发展和改换名目。

在明清时期,称之为会馆。

这时候能提供的服务和功能,已经比较复杂和全面了。

不过其核心并没有变,就是经营官场。

所谓同乡之谊的维系也好,还是进京举子的科举服务也好,都只是外在表现。

发展到现代,由于上世纪末,税制改革完成之后,中央财政收入占政府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迅速增大。

除去中央预算内的必要开支,产生了大量的盈余资金。

这部分资金留存下来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有花出去才能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

在发展初期,各地的经济基础,以及硬件设施都比较落后。

难以提供产业革新以及外来投资,对于场地和配套建设的要求。

而对于预算盈余资金的分配上,各有关部门有着基本的决策权。

因此为了争取地方上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就产生了跑部钱进的现象。

这也算是技术条件不发达的产物,信息不对称不完整,就难以形成最全面的规划设计。

当然,随着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以及相关机制的不断变革。

这种现象已经得到了极大的遏制。

全局一盘棋,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把有限的资源合理用好。

当然,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竞争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毕竟,一直保持竞争,才能保持活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爸爸是穿越者
我爸爸是穿越者
刘海穿越了,成了大明时期一大海盗的儿子,哈哈,看我乘风破浪,纵横大海。刘海满腔热情的看了看四周。什么,这里是台湾省,还有琉球省,舟山省,和吕宋省,我不是海盗的儿子,而是汉海王国的太子,我爹还是穿越者,老天,玩我呢。
风鵿
明末之新帝国
明末之新帝国
作品名:明末新帝国现代屌丝青年刘布,穿越至平行世界祟祯七年山东临清当大户人家公子哥身上,刘布刘邦的刘,吕布的布,万金购得天下第一美人陈圆圆,以为可以从此过上没臊没羞的生活,却闻大明将于十年后灭亡。还好!有十年好日子过。这可是明朝末年,山东更是四战之地,好日子,不存在的。且看刘布如捐官当千户官,训练出一支铁军,雄踞山东半岛。挫败奸臣对于家族的图谋,将计就计,搅动风云,逐鹿天下,在乱世之中,闯下一番事
英联邦
德意志崛起之路
德意志崛起之路
穿越者站在新天鹅堡的露台上,遥望着柏林的方向。那里是帝国的中心。“总有一天,我会让世界都知道,普鲁士不等于德国,当霍亨索伦家族无法让这个帝国崛起的时候,就让南德意志接过他们的责任和荣耀吧!”全新的角度,描述十九世纪末到2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穿越到巴伐利亚王室的历史文,各位见过吗?如果没有,可以看看。考据党、历史党、技术党必看文章。近500万字小说打底,侧位的信誉还是不错的。作者书友群号:23568
终极侧位
斗墓
斗墓
谁动了我刘家的祖坟!妈的,谁干的?我整死你个孙子.....僵尸,斩异兽,管你什么路数,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老子开天眼,辨阴阳,不开挂也分分钟打得你丫哭爹喊娘!
大漠孤烟
三国签到三十年,我执掌乾坤
三国签到三十年,我执掌乾坤
你能想象出一群历史中赫赫有名的太监,奸臣汇聚一堂,是个什么画面吗?你能想象的到,当刘宏的孩子都是历史上造反的皇子转世时,能有多热闹吗?这本书是集合三国争霸,谋略,玄幻,少量日常签到为一体的实验文,以前没写过历史文,所以都想试试,哪个写的顺手下本书就偏向哪个方向。
白露寻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