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年

第八十六章 一部二尚书

许多事情的成败,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在下行时,懂得如何止亏为盈,这是一种难得的能力。

但是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能够选择正确的时机止盈,则是一种更为难得的智慧。

对于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行为,放在平时陈廷敬肯定是听都懒得听。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好不容易让皇上点头,搞定一个可以进一步磋商的方案。

实在是不愿意,让这么一颗老鼠屎,坏了自己的一锅好汤。

大早上,胤禵突然来参加早朝,这种行为本身就透着邪性。

果不其然,这早朝刚一开始,大家还没有热好身,胤禛就出来打了头炮。

矛头直指钱庄票号行业,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

陈廷敬也是自己人清楚自己事儿,这一段时间四大恒突然降息之后,就立刻派人去查了。

查出的结果,让这老狐狸气得在府里把时任晋商票号的会长范清江,直接派人带到府里,指着鼻子骂了大半天。

最后逼问之下,方才得知,这些年来晋商原来已经在私下里,完全投靠了太子胤礽。

这次的做法,就是因为得到了毓庆宫通过索府传达的明确指示,不得与雍郡王和十四贝勒,有任何形式的接触。

对于皇子们之间狗屁倒灶的竞争,陈廷敬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毕竟按照本身的岁数来估算,和康熙之间做个比较,不出意外的话,几乎不可能活到下一任皇帝登基。

再加上家庭条件还可以,又不用为子孙的生计发愁。

所以对于这些烂事儿,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让陈廷敬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些一直非常精明的同乡们,居然趟了这趟浑水。

这下倒好,让自己里外不是人。

需要一下子平衡康熙、胤禵以及其他人三方势力的平衡,也太难了点。

不过好在,今天早朝在康熙,几乎算是明示的情况下,陈廷敬给出了一个,多方都能暂时接受的方案。

也算是多少帮了胤禵半个忙,日后开口讨人情的时候,算是有个由头。

陈廷敬冷眼旁观非常清楚,为了平衡太子多年积累下来的势力,康熙下一步首先扶持雍郡王和十四贝勒崛起,几乎已成必然。

再加上前段时间,胤禵展现出的坑几大王爷和索佟二府的手段,虽然是在康熙的加持下才显得如此奇效。

但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有点鬼神莫测的意思。

等到胤禵把这些手段,统统用在晋商的身上,后果之惨烈,陈廷敬也有点不太敢想象。

所以这次好不容易抓住的机会,绝对不容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打乱自己的计划。

康熙听完之后,不再有任何犹豫,瞬间做出来决断。

陈廷敬的当场实名举报,给了康熙一个明确的提示信息。

那就是在这个行当里,虽然内务府每年的生息数目确实不少。

但是其他的王公贵族和文武百官,从中获取的利益恐怕更大一些。

与其给这些人站台当打手,不如满足一下自己儿子们的愿望,还能捞个好名声。

更为关键的是,舍弃高利贷并非完全放弃赚银子。

内务府在四大恒依然保有四成份额,说不定这次给四大恒一个机遇。

就能在不远的将来,回报给自己一个惊喜。

拿定主意之后,康熙立刻开口问道:“胤禵,把你对王大人的观点的意见说来听听?”

这就是领导问话的技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诛明
诛明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诛明》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特别白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穿越秦始皇三十四年,成为李信的弟弟李林。泰山封禅大典之上,他本不愿参加。岂料始皇帝能够听到他的心声。“陛下,是否该传午膳了?”【什么他就是赵高?那个灭了大秦的赵高?】“赵高?来人啊,将赵高给朕押下去,交由蒙毅审判他的罪过!”【陛下,这个土包子,看样子是被姓王的给骗了,那是金钱豹,可不是什么中华神兽麒麟!我还草泥马神兽呢!】【匈奴南下?打就是了,怂什么?】【这年头同时动工这么多东西,大秦想不穷都困难
神卜先生
清末文抄公
清末文抄公
一个非特种兵,非军人,不会指挥打仗,手无缚鸡之力的外语学生穿越到晚清乱世,能做啥?“造反,革命?臣妾做不到啊!还是老实当一个文抄公,抄袭一些书籍赚些钱混日子好了!”陈顶天说。可现实告诉陈顶天,剽窃有风险,抄袭需谨慎!咸丰想杀了他,因起义军看了他的军事书,打得清军节节败退。天王洪秀全要剐了他,因他大部分属下不信他这神棍,改信陈顶天主义了。欧洲各国恨不得吃了他,因殖民地土著看他书纷纷起义。他想要跑路,
字大
皇叔快救驾
皇叔快救驾
汉末,皇室衰颓,大权旁落,群雄并起。灵帝刘宏:皇弟快救驾……少帝刘辨:皇叔快救驾……献帝刘协:皇叔快救驾……
尽芯
大宋好儿郎
大宋好儿郎
澶渊一战,大宋丢了大半个北方,也被辽人打断了脊梁!少年意气风发、鲜衣怒马,踏遍九州山河!执剑问寰宇,谁说大宋再无好儿郎?!
史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