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年

第五十九章 青史留名

太阳已经西斜,为了安全起见,这个院子的周围没有一棵树。

阳光直射在铺满石板的地上,有点反光,仿佛在地上撒了一层银粉。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主要还是需要经常来回搬运和摆放重物的缘故。

院内的地砖经常发生破损,只好换成石板,更牢固一些。

赵福善和董玉山站在正屋门前,在小声讨论着什么。

见胤禵走进来,立刻收声,急走两步,上前见礼。

胤禵抬了抬手,叫起之后,带着两人进屋坐下。

往四周扫视了一遍,发现每次都和自己离开时候的状态几乎一模一样,稍微好奇的对董玉山问道:“我看着这屋子没什么变化,你最近没到这间房子里来过?”

董玉山稍微低了下头,答道:“回十四爷的话,属下确实没有进来过。”

“自从第一次十四爷打这儿离开之后,属下除了安排人清理一下,就不曾在这间屋里久待过。”

胤禵摇了摇头,道:“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之前你不在,我来的多一些。”

“现在你回来了,这边自然不用我操心了。”

“等到分府出宫居住之后,这边就更不怎么来了。”

“所以这屋子,你还是该怎么用就怎么用,没什么要避讳的。”

董玉山还是非常恭敬的坚持,答道:“属下还有其他的房间可以用,这间正房还是留着十四爷您过来的时候专用吧。”

“再说,属下还希望能够多听一听十四爷的教诲,还盼着十四爷有时间多来几趟。”

胤禵笑了笑,随和道:“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只要用心办事,其他的都无所谓。”

“等我在宫外的府邸定下来之后,你也可以经常到府里来,群策群力才能搞好事业。”

虽然来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但是对于这种程度的讨好和奉承,还是有点不能完全接受。

随意寒暄了一下之后,胤禵说道:“朝廷已经批准走海路从天津卫继续运输粮食等物资,这就从根本上肯定了咱们这条运输线路的合法性。”

“以后势必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咱们要把握好先发优势,以及运输线路把握上的优势。”

董玉山非常激动,立刻起身向胤禵行礼道:“这都是仰仗十四爷的安排,属下铭感五内。”

这点言语其实不太能够充分表达董玉山心中的兴奋,主要是因为他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

打小出身慈溪董家,虽不是省内数一数二的大家族,但是处在江南又是沿海之地,家庭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

历朝历代,大家族对于子女的教育,尤其是男子的教育,都是非常严苛的。

虽不至于像皇子教育这么夸张,但是高三的水平还是要达到的。

年轻的时候,错过了能够通过科举出仕做官的机会,就开始一直经营家族的产业。

后来也是在几代人积累的基础上求发展,开始到京城经营钱庄生意。

同时也兼做有点汇票生意,不过主要是对内以及联系非常紧密的江南客商。

和许多的士大夫一样,除了对于银子和职权的渴望之外,还有就是对于青史留名的终极追求。

这次作为海外粮食北运的实际主持者,在该条海上运输路线成为朝廷定例之后,也算是达成了一项许多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伟大成就。

此时,董玉山在心中再次暗下决心,此生一定不负十四爷的知遇之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诛明
诛明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诛明》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特别白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穿越秦始皇三十四年,成为李信的弟弟李林。泰山封禅大典之上,他本不愿参加。岂料始皇帝能够听到他的心声。“陛下,是否该传午膳了?”【什么他就是赵高?那个灭了大秦的赵高?】“赵高?来人啊,将赵高给朕押下去,交由蒙毅审判他的罪过!”【陛下,这个土包子,看样子是被姓王的给骗了,那是金钱豹,可不是什么中华神兽麒麟!我还草泥马神兽呢!】【匈奴南下?打就是了,怂什么?】【这年头同时动工这么多东西,大秦想不穷都困难
神卜先生
清末文抄公
清末文抄公
一个非特种兵,非军人,不会指挥打仗,手无缚鸡之力的外语学生穿越到晚清乱世,能做啥?“造反,革命?臣妾做不到啊!还是老实当一个文抄公,抄袭一些书籍赚些钱混日子好了!”陈顶天说。可现实告诉陈顶天,剽窃有风险,抄袭需谨慎!咸丰想杀了他,因起义军看了他的军事书,打得清军节节败退。天王洪秀全要剐了他,因他大部分属下不信他这神棍,改信陈顶天主义了。欧洲各国恨不得吃了他,因殖民地土著看他书纷纷起义。他想要跑路,
字大
皇叔快救驾
皇叔快救驾
汉末,皇室衰颓,大权旁落,群雄并起。灵帝刘宏:皇弟快救驾……少帝刘辨:皇叔快救驾……献帝刘协:皇叔快救驾……
尽芯
大宋好儿郎
大宋好儿郎
澶渊一战,大宋丢了大半个北方,也被辽人打断了脊梁!少年意气风发、鲜衣怒马,踏遍九州山河!执剑问寰宇,谁说大宋再无好儿郎?!
史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