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窃听系统

第103章 明亡原因之一

在这个时代,因为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朝廷所收税全部折合成银子,包括劳役都可以折合成银子来衡量。由此,银子成为了通用货币。不过在老百姓具体的日常买卖中,还多是以铜钱为主。

但是铜钱种类非常地多,有官府铸造的,也有私人暗地里铸造的;有不同时期皇帝铸造的等等。这些铜钱,哪怕是官府铸造的,成『色』都不一样,也就是含铜量不一样,由此形成了市面上复杂的铜钱种类。而不同的铜钱种类,购买力其实是不一样的。这对于老百姓日常买卖来说,具有很大的不方便『性』。

至于银子,一般用在税银,还有商业买卖中比较大宗的交易中。而且银子也和实物货币一样,存在不可避免地成『色』问题,同样和铜钱一般,存在使用的不方便『性』,甚至更甚,还要专门的剪子和秤来衡量重量从而确定其价值。

另外,崇祯皇帝记得,从后世总结地一份论文中,说大明朝亡于白银,亡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资总量的丰富,对应的货币必须要增加。就比如,货物增加了十份,那么货币也要增加为十块,如此才能对应一块货币买一份货物,保持正常的兑换关系。

可要是货币没有相应增加的话,那一块货币就等于买十分货物(这个买也可以理解为对应关系),相当于货币的价值其实提高了十倍,这是有问题的,就是货币增值。

而明末就存在这种货币增值问题!

因为大明的银矿,甚至包括铜矿全都稀少,而大明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其实已经相当繁荣,社会上的货物总量已经较开国之初增加了很多倍。

原本的时候,大明通过对外贸易,货物输出给欧洲各国还有倭国等国,换来了很多白银。可以说,当时全世界的白银都在流入大明,使得大明的货币还勉强跟上货物的增加,并没有让货物和货币发生严重失调的现象。

可是到了大明末期的时候,倭国开始闭关锁国,禁止和外部交易,就减少了白银的流出。而欧洲开始了三十年战争,各国之间开始打得你死我活,军费激增,因此都限制了白银外流。

这两种原因之下,流入大明的白银就急剧减少,顿时就引起了大明货物和白银的比例失调。

另外,还有传统的原因,就是大明官绅,包括普通百姓喜欢把赚来地银子都藏在地窖里,并不用在市面上的流通。因此就更是加剧了货物和白银比例的失衡。至于地区间地白银数量的失衡,比如江南白银多,西北白银少这种就更不用说了。

如此一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就产生了。

举个例子,朝廷规定一亩地收税一两银子。以前的时候,农民卖掉一半的粮食就能兑换一两银子,然后交税,自己还能留下一半的粮食。可是如今,因为货物和银子的比例严重失调,农民卖掉一半的粮食根本就不能兑换到一两银子,那就只能继续卖粮食来凑够交税的银子。

于是,就悲剧了。

货物和银子比例失调越厉害的地方,也就是银子越稀缺的地方,农民有可能把所有粮食卖了都不够交税的一两银子。那接下来,要么卖其他东西来凑,然后自己还饿肚子,要么不种田,逃离家乡来逃避田赋。不管是那种方式,都会造成社会地动『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水浒之宋末风云
水浒之宋末风云
穿越成为晁盖之子,而此时梁山一百零八人也都上山,这还怎么集好汉走上人生巅峰啊,不仅如此,还要受到宋江的处处监视宋江要招安,金兵要南下这穿越也太难了吧!不要妄想带着梁山好汉大杀四方了还是先想想怎么活下去吧
陈五四
诡匠师
诡匠师
作为一个隐秘的职业,阴阳师。他多想抓抓小鬼,吹吹小牛儿,泡泡小妞儿就行了。但他的经历,却如传奇一般。一路肃杀……
大荒小野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帝王的软弱,造成了后苑的肮脏,导致了朝堂的混乱,纵容了嚣张的邻邦。言必行,行必果,杀伐决断,才是一个帝王该有的素养。且看吾登基,如何治国安邦。新书《苟个富贵盈门》上传,敬请鉴阅。
布袋外的麦芒
冥中注定我的阎王大人
冥中注定我的阎王大人
她是个倒霉孩纸,不就是住在殡仪馆。。的旁边吗?做好事救人还错了?无意之下救了阎王要带走的人。正所谓‘阎王要你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这不,惹毛了阎王大银,派小鬼来捉她!没关系,她从小就跟爷爷学了些驱鬼招魂之术,虽然学艺是不精,但是胆子特大啊!阎王爷又怎么了?现在是21世纪,神马都要讲道理滴。“你确定要跟本王对抗?”阎王大人薄唇勾起一抹邪笑,黑中泛红的眸子危险地睥睨着她,居高临下。“喂,死鬼,你要
猫儿躲
我外婆是武则天
我外婆是武则天
一次意外的穿越,让李安来到了刚刚诞生的大周。周朝降临,女帝临天李安一头扎了进去,此时的大周,女皇登基,妖孽们在这新起的朝廷,肆意横行。女皇手下四大酷吏,第一面首,野心公主,第一才女,奸相义府,武家兄弟...没有一个是好惹的主。但是朝中有妖孽也必有忠臣,麒麟神探狄仁杰,刚正不阿韦安石,大器晚成张柬之,正气凌然苏良嗣...!李安以一个特殊的身份,莫名其妙的走进了一座被称之为神都的大城,本来李安只是想着
西关钛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