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大国抱大腿

第六五章 劝降

第二天,楚王、韩王开始与公子行谈服装之事。

姬行心道:你两不就想找借口留在新郑,我便给你们个机会。于是说道:“楚王、韩王,这服装一看便会,无甚好谈,不如谈谈整个丝绸生意。”

楚王、韩王本也认为这衣服没什么好谈,只是个款式问题。见姬行另外提出交易,便点头道:“好,愿闻其详。”

姬行立刻说道:“我以当前生产成本三分之一价格,向楚王、韩王供货,你们再加价向本国各地商户供货。而且我之丝绸质量,比你两国现有丝绸都好。”

“不可能!”两王非常不信,认为这也太扯了。

姬行没有解释,而是问道:“我打造的武器你们见过,是否高出楚韩两国一大截?”

两王立刻点头认同。

姬行接着说道:“我生产的丝绸你们也见过,便是我们比赛用服。”

两王有点信了,这服装的用料确实不错!比市面卖的好。但又担心的问道:“如此操作虽能给国库带来很大收入,但也断了大量百姓生计。”

姬行回道:“不然,现各国是人口稀少、劳力奇缺,而不是过剩。如此做法,许多百姓虽不能再以生产丝绸为生,但可解放出来,转而做其它事情。对你们两国来说,既充实了国库,又增加了劳动力,还降了低百姓消费成本。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两王非常认同姬行说法,但还是担心的问:“若我们在丝绸供应上过于依赖你,而你又突然停止供货,我两国岂不大乱?”

姬行很认真的回道:“丝绸不是粮食,断一年也不会对国家、民生造成影响。何况你们也可重新组织百姓进行生产。”

两王听后,觉得非常在理。于是和姬行认认真真的商谈了起来。

......

一天后,魏王带着两万人马抵达大梁,三国联军开始商议进攻计划。

虽然有四十五大军,但三王都不想攻城,最后一致同意:先劝降郑康公。

魏王便派了使者进大梁城。

魏国使者对郑康公说道:“大梁王,我魏赵宋三国四十五万联军,已包围大梁与黄池。你们毫无胜算,不如投降,以免将士作无谓牺牲。”

魏王使者称呼郑康公为大梁王,也是魏王特别交代,这次战争要打着帮公子行统一郑国的旗号。既然尊公子行为郑王,郑康公便只能是大梁王。

郑康公对这大梁王称呼也很是气愤,于是非常坚定回道:“宁死不降!”但又很好奇的问:“一个小小大梁,你等三国四十五万大军来攻,为何?”

魏王使者继续找理由:“我三国是受郑王之托,帮其统一郑国。”

子彦始终相信公子行不会这样做,这是三国的借口,便反问:“既是帮郑王统一郑国,那你三国联军撤退,我王直接带兵投降新郑,如何?”

魏王使者未想到子彦如此问,一是语塞,想了想后回道:“郑王有交代,大梁王是其父,若带兵去投,不好处置。固尔等只能向我联军投降。”

子彦立刻气愤的骂道:“尔等甚是无耻!想灭大梁,还嫁祸于公子行。”

郑康公这时也彻底明白,此事与公子行毫无关系,便大声说道:“本王不降,尔等来攻便是!”

魏王使者知道再说无趣,只得回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阴雄
明末阴雄
明末的世界很精彩。英国从内战中解脱出来,开启了“日不落帝国”的征程。奥斯曼正在经历最后的辉煌,随即便开始衰落,最终沦为“西亚病夫”。俄国开始了对西伯利亚和东欧的征伐,向着“俄罗斯帝国”迈进。荷兰,西班牙,波兰等,也开始由盛转衰。法国,葡萄牙,莫卧儿帝国,瑞典,神圣罗马帝国……主角穿越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此时的大明,朝廷中枢党争不断,黎民百姓生存艰难,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流寇祸乱不断,文明被野
多极世界
血染军魂
血染军魂
越野路上也穿越,民国1920年,一场场已有准备的战争,不对等亦不对等,杀得酣畅淋漓;历史或许有偏差,但不容改变!战争一如既往,起点即是终点!华夏民族崛起乃国力与军力之强盛。今非昔比,不再呐喊与抗议,威慑与遏制战争乃最强军事体现。多少热血,梦回疆场!历史长河终将汇集,悲催当是磨砺,吾做一回向导,100年太久,朝夕之间、精彩纷呈!
嘉明道者
召唤猛将:我要当皇帝
召唤猛将:我要当皇帝
大梁历387年夏,梁国西北数州遭遇百年大旱,因官府赈灾不利,致使西北数州饿殍遍野,流寇四起。故事从孙浩获得了“年签系统”开始……————三国?水浒?隋唐?秦汉?春秋战国?五代十国?这些到底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已经退位的太上皇孙浩,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搞清楚!(群:480869196)
酸奶酪
白圭的商业帝国
白圭的商业帝国
白归,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生,因救人而穿越,重生到战国时期商圣白圭身上。从此开启他的新人生:先是抱着商业救世的梦想,失败后以商制政,左右诸侯君王,最终成就梦想。
我说那个谁
三国送命题
三国送命题
丧尸、怪兽、直播……旁白、盘点、电锯……灾难、轮回、答题……欢迎来到三国末世!群像文,无主角
泛舟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