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康公和子彦两人顿感大事不妙。
郑康公很是担心的问:“难道新郑已被韩军攻下?”
子彦回道:“王上,恐是太子要乱。”
郑康公很是不信:“太子安敢?”
子彦道:“有何不敢,臣现才理解,行公子为何要与我等分兵,应是早有预感。”
郑康公忙问:“那公子行为何不直接提醒?”
子彦回道:“说了我等也不信,万一太子未作乱,行公子便是大罪,固让我等先来试探。”
正当两人议论之时,有一士兵从城门处跑了过来,直接交给郑康公一封信。
郑康公快速打开看了,只见上面写着:公子行临战出逃,按军法处置当斩!否则郑国不得安宁。
郑康公气得破口大骂:“这不孝子果真反了。”
子彦接过信看后,忙摇头道:“真是难以置信!”
郑康公又六神无主的问道:“上将军,现当如何?”
子彦没有回话,竟然反问道:“王上想如何处置行公子?”
郑康公果断回道:“其有大功,怎能治罪。”
子彦便道:“那我等回边境,等行公子到后,再作商议。”
郑康公叹道:“早知如此,我当与公子行一起行军,免得受这窝囊气。”
子彦也叹道:“皆因我两听不进劝,才至于此。一步错,步步险!”
此时,姬必突然问道:“太子连我这亲弟弟也不要了吗?”
郑康公气道:“连我这亲爹都不要,何况你这傻小子。”
姬必心里很是不信,我可是其同父同母兄弟啊?
郑康公又带着军队返回郑国北方边境,准备在那等姬行,并派斥候去半路打探姬行军队消息。
姬必却不肯走,竟然留了下来,心里始终认为,太子不可能丢下自己。
郑康公和子彦两人本就心里有气,也懒得劝。
最后只剩下姬必单人单马的留在城外,并前去叫门:“我是公子必,放我进城。”
守门士兵回道:“太子有令,公子必不得入城。”
姬必这下信了,赶紧调转马头,拍马去追郑康公。
追上后,非常气愤的说道:“太子无情,连我也不认。”
“在其心理,你连条狗都不如。”郑康公奚落道,本就心情不好,尤其这小子还离开自己,想单独进城。这可算临阵叛逃,要是别人,可直接斩了,但是自己儿子,没办法。
姬必还在愤愤然:“我今后与其绝交。”
......
姬行一边走一边喷嚏不断。
子诗便关心的问:“行公子受凉了?”
姬行感觉心中一暖,笑道:“没有,定是那两老神仙遇到挫折,在不停的想我,催我快些回去。”
子诗突然转移话题道:“行公子,你对魏国公主是否有意?”
姬行心道:光有意能有屁用,还不是吃不着。不过嘴上却笑道:“若你对我有意,我便对其无意;若你对我无意,我便对其有意。”
子诗低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