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灵对姬行越来越搞不懂,这一个多月几乎天天去军营,就连卖家产、搞比武招亲时,也很少间断。从不陪自己玩,而且言行举止也与以前大不一样。最气人的是,还不让自己去军营,说一个大美女待在那里,那些男人根本静不下心来训练。
大梁距新郑有三百里,姬行一行人骑马奔驰了四个多时辰才到,不过中途让马匹歇息了半个时辰。
到达大梁城已快天黑,姬行出示了王子腰牌,守门士兵才放行。
姬行进城后,直接找到守军将领吴骁,并对他说明来意,要求速调兵支援新郑。
吴骁当然不信,更不敢无令调军,这可是死罪。
姬行也早已预料到,于是又说:“吴将军,你立派斥候去郑韩边境,同时通知大军做好战前准备,一有情况,可即刻发兵救援。如此做法不违军令,然若事成,必是奇功一件。否则郑国必亡!”
吴骁认为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事成,必是大功;不成,也无责任。便道:“好,我听行公子的,现就去安排。”
吴骁立刻派出了几路斥候,然后叫来各营将领,让他们传令下去,全军做好战前准备工作。
其实,在姬行抵达大梁城之前,韩国的一千多人马也护送礼品进了新郑城内。
第二天,韩国使者求见了太子,并献上礼品。
太子也对韩国使者好好招待了一番。
下午,韩国使者就带着人马回国了。但谁也没有注意到,他们出城的人数比进城的人数少了很多。
送走韩国使团后,太子对众大臣笑道:“韩人如此友好!不知公子行抽什么风,竟胡言乱语。据说这些天,还煞有其事的操练那五百士卒,真是笑掉大牙!若韩军果真来攻,那五百人又何堪大用,纯属儿戏。”
众大臣跟着笑道:“公子行本就懵懂无知,安能与太子相提并论。”
然而,当天晚上,韩郑边境十五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韩国士兵,突入郑国境内,直扑新郑。
韩国盛产青铜,兵器冶炼技术非常先进,尤其是强弓劲弩,技术最为领先。韩国兵器在满足自身用量之后,还定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在战国之时很受欢迎。
苏秦曾经说过:“天下强弓劲弩,皆出于韩。”
韩国重兵器工艺独领风骚,不但强弩的射程达到六百步以外。兵器也特别锋利,在陆上能截断牛马,水上能劈天鹅、大雁,临阵对敌能斩断敌人的铠甲、铜盔。兵器配件也非常齐全,从臂套、盾牌到系在盾牌上的丝带,一应俱全。
装备这些精良兵器的韩国军队,便称为强弩材士。韩国强弩材士在战国初期,经常联合魏国和赵国一起作战,战斗经验丰富,军力强劲。当时也是久负盛名。
韩郑边境距离新郑只有一百里,以魏武卒那种从日出到日中,可以负重奔跑八十里的体能相比,韩军一天也能抵达新郑。
实际上他们也是这么做的,韩军第二天上午就抵达了新郑。
郑国斥候只比韩军早一个时辰到达新郑,不过有了这一个时辰,郑军也能布置好城内防御。
韩军到达新郑城外后,开始搭造大型攻城设备。
新郑城虽然已被郑康公抽调走两万精兵,但城内依旧有六万五千军力,四个方向各派一万五千人防守,城内还有五千士兵可供机动。
所以只要态度坚决,抵挡十五万韩军猛攻一、二个月,等到郑康公两万精兵回援,当不成问题。
太子在韩军抵达前一个时辰,收到斥候来报:韩军奔袭新郑。
太子顿感大事不妙,而且非常懵逼,昨日下午才送走韩国使团,其大军今日怎就来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