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

第199章 君子之约?

吴争自嘲地一笑,“可本官依旧勒索了莫家和城中富户。”

“非也。这不是勒索,伯爷真以为老朽和这帮子富豪们是屈服于伯爷军威之下,任由伯爷予取予夺?”

“哦,难道还有隐情不成?”

“隐情说不上,但真要与伯爷相抗,伯爷恐怕还真讨不去太大的好。”莫执念平静地说道,“当时大人手中仅数千人,可我等城中富户各家可聚起至少五千之数,伯爷信吗?”

吴争信,当时手中可用的仅仅是自己不足三千人的梁湖所卫兵,剩下的就是那一万降军,当时这万名降军还没整编,上下都乱成一团糟。

此时如果城中富户联合暴乱,那确实非常危险,万名降军本就是杭州驻军,与这些富户必有往来,稍有不慎,局势就会彻底失控。

“我信。可为何你们会任由本官一家一户地勒索?”

莫执念悠悠道:“若老朽此时说,我等就算投敌,也依旧心怀故国,想来伯爷是不信的。”

吴争确实不信,一个人曲过膝当过奴才之后,就会有第二、第三次。

这也是吴争一直戒备莫执念的主要原因。

莫执念苦笑道:“可这就是事实。我等或许因各种各样的原由降了清,但同样心怀故国。伯爷可以不信,但老朽说一事,伯爷就能信了。”

“何事?”

“我朝如此庇护商贾,三十取一的税,还有哪朝能相提并论?我等皆是以商发家,就算不念大明百年庇护的恩情,也该为日后的生计打算。”

吴争听懂了,这话没错,吴争也是今日才知道,原来大明朝廷的赋税并不高,甚至远低于任何一朝,低到都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地步。

也是今日才知道,无论朝堂,还是民间,政治氛围也不比任何一朝严苛,至少未曾以言获罪。

试想,连皇帝的旨意都能驳回的政治氛围,还能严苛到哪去?要知道,明朝的皇帝还没有一个是傀儡。

这一点,很重要。

吴争又信了。

“我信。”就算后世,恐怕也很难想像这么低的赋税,从这一点上来说,后世对大明有着极大的误解,而这误解正是来自与这些赤身牵羊、投靠鞑子的孔孟子弟,还有清廷对前朝的抹黑。

当然,赋税极低是指朝廷明文颁布的税额,有些地方官府私自加增、摊派,或者与藩王勾结,强征杂税,这无法统计和不具代表性。

因为朝廷国库并没有收纳到这些税金,以此来指责朝廷,那就有了以偏概全了。

这就象后世某些省公道,按规定到期之后该免收过路费的,可地方上却依旧在收,如果由此去怪罪国策,这就有些不讲道理了。

今日与莫执念的一席详谈,彻底改变了吴争对大明的观念,至少是一大转折。

因为吴争此时才明白,明,并非一无是处。

而天下百姓,也并非不心怀故国。

崇祯帝也是鸡鸣而起,夜分不寐,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可谓没过上一天好日子。

那么真正的主因,必将来自于那些手掌实权的中上层,也就是那些所谓的精英阶层。

这个认识,对吴争日后的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阴雄
明末阴雄
明末的世界很精彩。英国从内战中解脱出来,开启了“日不落帝国”的征程。奥斯曼正在经历最后的辉煌,随即便开始衰落,最终沦为“西亚病夫”。俄国开始了对西伯利亚和东欧的征伐,向着“俄罗斯帝国”迈进。荷兰,西班牙,波兰等,也开始由盛转衰。法国,葡萄牙,莫卧儿帝国,瑞典,神圣罗马帝国……主角穿越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此时的大明,朝廷中枢党争不断,黎民百姓生存艰难,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流寇祸乱不断,文明被野
多极世界
血染军魂
血染军魂
越野路上也穿越,民国1920年,一场场已有准备的战争,不对等亦不对等,杀得酣畅淋漓;历史或许有偏差,但不容改变!战争一如既往,起点即是终点!华夏民族崛起乃国力与军力之强盛。今非昔比,不再呐喊与抗议,威慑与遏制战争乃最强军事体现。多少热血,梦回疆场!历史长河终将汇集,悲催当是磨砺,吾做一回向导,100年太久,朝夕之间、精彩纷呈!
嘉明道者
召唤猛将:我要当皇帝
召唤猛将:我要当皇帝
大梁历387年夏,梁国西北数州遭遇百年大旱,因官府赈灾不利,致使西北数州饿殍遍野,流寇四起。故事从孙浩获得了“年签系统”开始……————三国?水浒?隋唐?秦汉?春秋战国?五代十国?这些到底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已经退位的太上皇孙浩,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搞清楚!(群:480869196)
酸奶酪
白圭的商业帝国
白圭的商业帝国
白归,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生,因救人而穿越,重生到战国时期商圣白圭身上。从此开启他的新人生:先是抱着商业救世的梦想,失败后以商制政,左右诸侯君王,最终成就梦想。
我说那个谁
三国送命题
三国送命题
丧尸、怪兽、直播……旁白、盘点、电锯……灾难、轮回、答题……欢迎来到三国末世!群像文,无主角
泛舟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