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天下

第二百三十四章 曹操

绿荫森重,层楼叠榭,陈留城内镇东将军曹操府邸。

“啪!”

将袁绍遣人送进来的文书掷在面前的案几上,曹操负手背对着郭嘉、荀攸、荀彧等几位谋士怒斥道:“袁本初欺人太甚!”

荀彧、荀攸叔侄嗫嗫欲言,却不知从何开始说起。

惟有郭嘉凝望着曹操,陷入深深的思虑的中…

十年苦寒,就期盼着能够一朝飞天。

不过不像袁术现在实施的“科举”,只要身世清白就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

“举孝廉”是一道坎,这是一道令人绝望的门槛,就算你熟读百书,有管仲、乐毅之才,没有他人的举荐,一样只会沉沦苦海,永不得超生。

思孟德过往,与袁绍袁本初的往事,孟德是官宦之后,为士林所轻,若无好的际遇,那么他的这一生想必也只能这么很平淡的过下去了。

袁绍是“四世三公”之后,不过由于是庶子,名不正言不顺,他想要掌一家之主权柄,将袁术排斥在外,若不能做出一番“大事”来,想必也不会得偿心愿,有今日的成就。

孟德初为诸生,恰逢袁绍为继父守孝,得张邈引见,两人因缘际会在那时结交为好友。

孟德、袁绍年少好胡闹,“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

在袁绍培植自己势力的同时,孟德冲锋在前,棒杀蹇硕叔父、陈武案上书呛声,念及他祖上是宦官,郭嘉只觉得曹操曹孟德能取得今日的成就不容易。

谁会无故去辱骂自己的祖宗,谁会拿先人的恶事去装点自己的门楣?

从“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之未之奇也。”到“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世人士林对他的看法在改变,难道真是因为孟德已经从原来的他变换成了另外一个他?

桥玄、何颙等都是袁绍的人,这样的风评,可以看作是孟德付出那么多之后袁绍投李还桃,提携了一把。

然而,出身宦官世家,而又反对宦官,这样的做法岂会让他人满意?

于是便有了由“洛阳北部尉”左迁“顿丘令”,然后“从妹夫强侯宋奇被诛,从坐免官”,到最后“恐为家祸,常讬疾病,辄告归乡里”。

不管如何,孟德的声望算是有了,有了声望也就意味着仕途不会因他的出身而停滞不前,孟德他接下来所要做的便是…

为袁绍表为东郡太守之际,孟德亦表鲍信为济北相,鲍信是袁绍的人,这样的往来对于当时的两人都默契的很。

东郡隶属兖州,兖州又处中原,彼时刘岱为兖州刺史。

刘岱是什么样的人,郭嘉觉得不好评说。

庸庸碌碌之辈?

这天下像是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多,多的数不过来。

那时候,青州黄巾入寇,刺史“欲击之”,欲击之…

刘岱他行吗?

不过当时鲍信站出来劝说,宜守不宜攻。

其实这才合他刘岱的心思,不过鲍信是袁绍的人,刘岱则是兖州士人派,不归袁绍管,假如听了鲍信的话,那不就是好像在说,我的见识还不如对头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清末文抄公
清末文抄公
一个非特种兵,非军人,不会指挥打仗,手无缚鸡之力的外语学生穿越到晚清乱世,能做啥?“造反,革命?臣妾做不到啊!还是老实当一个文抄公,抄袭一些书籍赚些钱混日子好了!”陈顶天说。可现实告诉陈顶天,剽窃有风险,抄袭需谨慎!咸丰想杀了他,因起义军看了他的军事书,打得清军节节败退。天王洪秀全要剐了他,因他大部分属下不信他这神棍,改信陈顶天主义了。欧洲各国恨不得吃了他,因殖民地土著看他书纷纷起义。他想要跑路,
字大
皇叔快救驾
皇叔快救驾
汉末,皇室衰颓,大权旁落,群雄并起。灵帝刘宏:皇弟快救驾……少帝刘辨:皇叔快救驾……献帝刘协:皇叔快救驾……
尽芯
大宋好儿郎
大宋好儿郎
澶渊一战,大宋丢了大半个北方,也被辽人打断了脊梁!少年意气风发、鲜衣怒马,踏遍九州山河!执剑问寰宇,谁说大宋再无好儿郎?!
史小刀
种出一个强宋
种出一个强宋
见过田里能种出葫芦酒、武器、灵药、高产种子等等物品的吗?洛寒的田就行。穿越成北宋末年的小道士,洛寒利用系统田,种出一个比秦皇汉武还强大的大宋。
填海的精灵
长风万里尽汉歌
长风万里尽汉歌
新书上传——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爱护。
汉风雄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