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嬷嬷笑得一团喜气:“大小姐看着就是有福气的,肚子里这胎肯定是儿子。夫人等着抱外孙吧。”
徐嬷嬷的话说到安夫人心里去了。
她笑着道:“如今老夫人不在,陈夫人算不上正经婆婆。化真的孩子将来还是要我帮忙。”
说罢,赶紧让徐嬷嬷准备马车,她带上芙姐儿和裘馨儿,一起去侯府拜访。
陈夫人见安夫人带着两个小姑娘,拉了一车的补品来,很是惊奇:“夫人这是……”
“化真有了身孕,这是给她补身子的。”
陈夫人这才知道裘化真有了身孕。
她十分高兴:“我刚从灵堂回来,还不知晓这件事,不知宫里太后那边报喜了没?”
安夫人道:“应该是说了。你不知道,阿远那孩子乐得和什么一样,说要向皇上告假一个月,在家陪化真安胎。
我说他太紧张了,女人家哪有不怀孩子的,有我们几个照顾尽够了。”
陈夫人闻言很是高兴。
安夫人话里话外都是“我们”,这是将自己当成正经亲家处的意思。
“夫人说的是,有我们在,保证能把他们娘俩养得裘裘胖胖。老夫人在的时候,日夜盼着少夫人的肚子,如今刚一走,就有了。这是老夫人在保佑呢。少夫人这胎必定是儿子。”
安夫人深以为然:“是这个道理,和我想到一处去了。”
安夫人趁着陈夫人在,就与她一道,将带来的东西罗列了一遍,哪些是吃的,哪些是用的,什么用法,清清楚楚列了单子。
陈夫人丝毫不敢怠慢,唤来林沁宛,让她在一旁听着。
林沁宛听闻自己要当姑姑了,脸上的笑容也没停。
见陈氏母女这样喜欢裘化真,安夫人的心稍稍放下。
她身在安府,即便周全,许多事情也是鞭长莫及,有她们母女二人照料,应当是稳妥的。
待她们去到裘化真的屋子,裘化真午睡刚起。
她穿着银红色的繁绣对襟衣裙,衣襟和裙摆用银线绣了梅花,精美异常。
青绸般的乌发用玛瑙簪子松松挽起,露出修长裘嫩的颈脖,愈加显得她肌肤如玉,光彩照人。
“阿远说你昨晚上吐得厉害,现下吃得下东西么?”安夫人紧张地问。
女儿还是太瘦了些。怀了身孕的女子要吃得胖胖的,孩子才康健。
裘化真笑了:“他大惊小怪,哪有那么严重?我还打算这几日去一品居看看,这个月蜀国分店的账送了来,京都这边上个月的账还没拢。想想我就头痛。”
安夫人斥道:“胡说,这几个哪里都不能去,过了头三个月再说。”
陈夫人也劝:“如今一品居的事交给大少爷就是,少夫人安心养胎是正经。夫人今日带了血燕过来,我去给你炖一盅,你陪夫人说说话。”
第二百四十六章
料想安夫人和裘化真有话说,陈夫人出门时顺便带走两个小姑娘,让丫鬟陪她们在院子里玩秋千。
待门关上,安夫人对裘化真说起陈夫人:“倒是个剔透人儿,有她在侯府,我也放心几分。”
裘化真笑了:“娘是不是有话和我讲?”
“晓晓,你如今有了身孕,不能长途跋涉。阿远……暂时不去蜀国了吧?”
裘化真道:“他不想走,大夏是他的根基,弃了可惜,但祖母临走时叮嘱他认祖归宗。”
安夫人叹道:“老夫人想得深远。他终究不是侯爷的骨肉,蜀国虽不如大夏,可皇室血统不容外流。况且宁王膝下没有子女,无论怎样,阿远迟早要回去。”
想起这个,裘化真亦犯愁。
“娘说的对,我们终究要回蜀国。如果胎相稳固,可能过了头三月就要启程。至于馨儿,我想让她和我一起去。”
安夫人叹气:“你只馨儿一个妹妹,按理该跟你去,但你父亲恐怕舍不得。
馨儿这孩子,读书极用心,你父亲爱得不行,还想让她进宫教公主们读书。化真,馨儿毕竟是大夏人,蜀国是异乡,我觉得她不一定会同意。”
安夫人说的不错。
裘馨儿自幼主意大,又读了两年书,心志非一般女子可比。她一直想为裘家支撑门户,让她离开故土,难度可想而知。
她想了想说道:“待我和她说过再定。无论如何,离得太远,我总是不放心。”
院中芙姐儿简直玩疯了,满头都是汗,她不住催促裘馨儿将秋千荡得再高一些。
裘馨儿让丫鬟停下,劝她道:“这是威远侯府,不比家里,你若是摔了,一则丢父母颜面,二则让姐姐不好做人。你要想玩,我们回去关起门来玩,岂不更好。”
芙姐儿听了,果然安静下来。
这一幕被路过的陈夫人瞧见,她低声对丫鬟道:“秋雨,少夫人的这个妹妹不简单,这样小就懂得道理,听说才学也极好,将来不知哪个有福的能娶了去。”
丫鬟道:“她由安夫人亲自教养,又是安大学士的弟子,姐夫还是状元,将来定会要配给才子。”
想起裘馨儿出身还不如自己,丫鬟语气有些酸。
陈夫人看她一眼,心中叹息。
秋雨眼皮子浅,凡事只看表象。
裘馨儿若是一味依靠姐姐,怎么可能得到安大学士的喜爱。那位大人脾气刚正,眼光极高,挑弟子何止万里挑一。
裘馨儿有这块金字招牌,就算一辈子不嫁,方言京城,也会是第一流的才女。
“馨儿小姐,芙小姐,晚膳好了,安夫人和少夫人让我来叫你们。”
裘馨儿回头,看见陈夫人,和芙姐儿一起上前行礼:“有劳夫人了。”
陈夫人和蔼道:“别客气,就当自己家里一样。”
三人去了饭厅,菜已经摆上桌。
小厨房的厨娘是林致远花大价钱请来的,家常菜做得极好。
今日这顿家宴,四冷碟六热菜外加一甜一咸两道羹汤,满满摆了一桌子。
陈夫人站着布菜,被安夫人按着坐下,她指着裘化真道:“化真辈分小,论理该她伺候。”
裘化真起身道是,陈夫人急了:“使不得,少夫人刚怀了身孕,哪里能干这些。”
“那就一起坐下来吃吧,咱们家里也没有这个规矩。都是一家子,不在乎这些虚礼。”
安夫人说得大家都笑了。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安夫人和陈夫人不住给裘化真夹菜,裘化真胃口大开,尽数吃完了,连裘馨儿也咋舌。
吃过饭,安夫人起身告辞,陈夫人道:“我们府上热孝,不好多留你们,得空了请再来。化真我会当亲女儿一般照顾,夫人请放心。”
“我有何不放心的?只是馨儿这丫头许久没见姐姐了。”
“馨儿小姐的屋子我领人收拾好了,她是少夫人的妹妹,没这些讲究,且在这里住几天,陪少夫人说说话也是好的。”
就这样,裘馨儿被留在侯府,芙姐儿眼巴巴看着裘馨儿,颇有些不舍。经安夫人劝解,才恹恹地跟着母亲走了
裘化真握着裘馨儿的手,细细端详她秀丽的眉眼:“馨儿,自来京城我都没有好好陪你,我这个姐姐委实不称职。”
裘馨儿声音有些低,带着少女的柔婉:“姐姐别自责,老师曾和我说过,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姐姐若不能在京城站稳脚跟,届时我们都会遭殃。
我们二人,姐姐才是辛苦的那个。我是姐姐的负担,一直享受着庇护,却不能分担一二。姐姐,你等我,等我大了,你就不用这样辛苦了。”
裘馨儿如此懂事,裘化真忍不住心疼。
“馨儿,你记住,你从来都不是我的负担,你是我的妹妹,血浓于水的亲人。”
裘馨儿笑着点头,又问裘化真:“姐姐是不是想我和你一起去蜀国?我听安夫人说,姐夫是那位宁王殿下的儿子,这应该是真的吧?”
裘化真讶然。
原来馨儿已经知道了。
之前没告诉她,就是想找机会与她细说,如此一来,倒省去了解释。
“是真的。再过几月,等胎相稳固,我会和林致远一起离开。你是我唯一的妹妹,我不放心你一个人。安府再好,也不是你的家,姑娘家没有至亲的照拂,终究不妥。”
裘化真殷切看着妹妹:“馨儿,你愿意和姐姐一起走吗?”
她的眼神带着期盼,灼得裘馨儿心里发痛。
她咬着粉嫩的唇,垂下脑袋,声音低低的:“姐姐,我若去了蜀国,裘家就断了根。爹爹和娘亲都在天上看着,我必须留下。”
裘化真眼神一暗:“馨儿,爹娘只希望你好好的。有句话叫埋骨何须桑梓地,只要我们姐妹能互相照拂,爹娘在天之灵才能安息。”
裘馨儿为难极了。
姐姐说的其实是对的,她也不放心姐姐一个人。
但她现在真的不能走。
“姐姐的意思我懂。但我还想跟着师父读书,师父……也离不开我。你就让我留下吧。”
裘化真料到裘馨儿会犹豫,但未曾想过她会这样决绝。
看着眼前明丽娇柔的少女,她心中说不清什么滋味:馨儿已经大了,而且心性坚定,我这个姐姐如今根本左右不了她。不如放她去吧。
“姐姐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等我学成,一定会去蜀国看你和小外甥。”
“馨儿,要留下可以。但要答应我一件事。”裘化真突然道。
“什么事?”
“走之前,我要定下你的婚事。”
裘馨儿在侯府一连住了几日,裘化真动用了所有的关系网,甚至让林致远求到太后跟前,只为在两个月内给裘馨儿找一门如意亲事。
陈夫人知晓此事,心中热了起来。
裘馨儿这孩子生的好,又有才学,如果给她做儿媳妇,那该多好。
况且他的阿槿今非昔比,将来是要继承侯府的,娶她也不算辱没了。
母女俩一商量,就和裘化真提了这件事。
裘化真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只告诉她:“我可以替你说和,但最后还是要父亲来定。他说馨儿的夫婿,才学定要压过馨儿。你可以让阿槿写篇文章拿过去,探探父亲的意思。”
陈夫人连夜逼着林玉槿赶出了一篇文章,安佑棠瞧了,摇头道:“这个年纪算不错了,但比起馨儿还是差了一截。”
言下之意,林玉槿不赖,但还是配不上裘馨儿。
陈夫人知晓安佑棠的名声,心下也不恼,只感叹有缘无分,只更加鞭策林玉槿努力。
林致远知晓此事,笑话裘化真:“之前舍不得馨儿早嫁,如今又逼着她定亲。依我看,应当缓一缓。或许蜀国有更好的选择。”
裘化真横他一眼:“馨儿才不会嫁去蜀国。你还是帮我多相看相看,只要人品好,家里差些也无妨,我的一品居将来是留给她的,这辈子花用也尽够了。”
林致远摸着下巴笑:“晓晓真大方,价值千金的酒楼说送便送。不如我放出风去,保证明日安府的门要被媒婆踏破。”
裘化真佯怒:“林致远,要是这件事不解决,我就不去蜀国。你自己看着办。”
林致远没骨气地投降,:“好了别气了,方才逗你呢。其实馨儿自己已经瞧中了,只是不知那边是什么意思。”
听闻这话,裘化真愣住:“你是说,馨儿有了意中人?那人是谁?”
林致远挑了挑眉:“张扬。”
“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