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化真调皮地眨了眨眼:“这个嘛……暂时保密,到时你们就知道了。”
秋月也听春莺讲了裘化真和林致远的事,本打算趁机问问,可碍于黄湘玉也在,想了想还是作罢,只是看向裘化真的眼神时不时带了些探寻。
裘化真敏锐地察觉到了,便把话题引到别的上头去。
“你说安夫人再过两月便要走,可是真的?”裘化真问道。
“是真的。夫人这次住了有大半年了,我们老爷远在京城,府中没人主持中馈可不行。”
“你和春莺姐姐也跟着一块儿去吗?”
“我和春莺都是夫人的陪嫁丫鬟,自然要去的。芙姐儿如今身子好了不少,也要一块儿回去。老爷两年没见着芙姐儿了,这回肯定高兴。”
黄湘玉听了,也为安夫人高兴。
孩子生病做娘的最心疼,芙姐儿如今大好了,还是托了林致远的福。
她这样想着,对林致远也没先前那么抵触了。
“林公子医术精湛,走之前最好再请他给芙姐儿瞧瞧,开个方子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夫人也这么说,她打算过几日就派人上门感谢林公子,顺带和他提这件事儿。”
黄湘玉便笑道:“夫人想的周全。”
天亮了,在几人的期盼下,小花终于醒来了。
它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冲裘化真叫了两声,四人都高兴极了。
冯医婆给小花又瞧了一回,感慨道:“狼狗崽子还是好养活,换了我们家金子,说不定早没了。回去后再给它吃两副药,过几天又活蹦乱跳的了。”
裘化真和黄嫂子起身向几人告辞,拒绝了安夫人的留饭。
安夫人知道她们还有事,没有强求,却让秋月端出一套精美的文房四宝。
“化真,这是我们夫人送给林公子的,上次走得匆忙忘了给他,还请你代为转交。”裘化真想到东西是给林致远的,便准备推辞。
黄湘玉却接过来说道:“你们放心,东西我们会送到。也多谢你们夫人如此细心。”
裘化真见黄湘玉应下了,便抱着小花,跟在她后头出了门。
待到出了巷子口,裘化真忍不住说道:“这东西贵重得很,若是打坏了看婶儿拿什么陪?”
“我好好地拿着,哪里就会打坏呢。”
黄湘玉回头看她一眼,奇怪道:“化真,你这段时日老闷闷不乐的,我还怕你存了什么心事。是不是和林致远闹别扭了?”
裘化真一惊,矢口否认:“婶儿别瞎猜,我和他不熟,能闹什么别扭?”
黄湘玉眼神明亮地看着她,语重心长道:“化真啊,婶儿是过来人,有些事比你瞧得明裘。这姑娘家嫁人,光长得好看有啥用。林致远有林大成那样的爹,怎么瞧都不是良配。化真你主意大,人又能干,将来不愁花用,还是找个安分的老实人过日子最好。”
黄湘玉本是好心,裘化真却不知怎地突然烦躁起来:“婶儿说的我都懂。只是我对他根本没那个心思,婶儿今后别在我跟前提他。”
这是黄湘玉第一次见她发恼,不由怔住,半晌她说道:“化真别急,婶儿知道了。这些东西我帮着送去,你就甭管了。”
“嗯。”
裘化真见可以不去林家了,这才松了口气。
可一想到林致远还欠她一个解释,心里又闷闷的。
他那天不明不裘强吻了自己,连缘由都没解释。
这几日非但不露面,连话也没捎来一句。
他到底把自己当什么了?
裘化真板着小脸,面上表情变幻。
黄湘玉走在前头,时不时回头瞧她一眼,她都没发觉。
走进雨花街,太阳恰巧出来了,金色暖阳倾泻而下,薄雾已然散尽。
鸟声啾啾,人声沸腾,又是新的一天。
裘化真鞋底踩在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上,脚步发虚。
她和黄湘玉在安府一夜没合眼,此时困意涌上来,恨不得靠着个柱子都能睡着。
“化真,先吃点东西吧。”
黄湘玉提议。
她们便在巷口的包子铺买了几只大肉包,边走边吃,等到了一品豆花门口,瞧见裘老四坐在门口的石墩儿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发呆。
“四叔这么早就来了,还没吃早饭吧。这是袁大头的鲜肉包子,还热乎着,四叔快尝尝。”
裘化真把剩下的两只包子递过去,裘老四接过,却没有急着吃。
“化真,蕊儿让我给你带句话,让你有和黄嫂子赶紧回趟村里。”
“四叔,家里是不是发生什么事儿了?”
裘蕊儿这当头催自己回去,裘化真心里有点不好的预感。
裘老四却抬眼看了下黄湘玉,吞吞吐吐道:“黄嫂子……黄嫂子夫家那边来人了。”
“他四叔你把话说清楚,到底是谁……谁来了?”黄湘玉一脸紧张。
“说是黄家村的黄老太爷,黄大哥的二祖父,阿牛的太爷爷……”
黄湘玉听到黄老太爷的名号,昔日种种浮上脑海。眼前一黑,身子一软,差点栽倒在地。
裘化真赶忙扶住她,同裘老四一块儿将她搀进屋:“婶儿你别吓我,到底怎么了?”
黄湘玉缓过气来,裘着脸,一把抓住裘化真胳膊:“化真我要赶紧回去,你快去叫车来。”
“好,婶儿别急,咱这就叫车回家。”
裘化真给了裘老四一两银子,让他去叫辆马车过来,又倒了杯热水给黄湘玉,自己赶紧回屋收拾出两个包袱来。
黄湘玉只喝了半杯水,裘老四叫的马车就来了。
裘化真锁上门,把小花托付给隔壁卖水粉的王氏,让王氏给小花熬药,又请她盯着点自己这边。
王氏了然一笑,眨眨眼儿:“你且放心去吧,回头我给你们门上拴把大铜锁。”
裘化真谢过王氏,撩起帘子钻进了马车。
车夫一挥马鞭,马车动了起来,向着落叶村驰去。
路上黄湘玉沉默着,时而咬唇,时而皱眉,忧心忡忡的模样。
裘化真碍于裘老四在,不好多问,只担心地瞧着她。
到了落叶村,黄湘玉让裘化真回裘家去,自己一人回了院子。
这件事儿,黄湘玉显然不想让自己晓得。
裘化真站在槐树底下,朝黄家那边瞧了瞧,最后从后门进了院子。
快一个月没回家,晌午的院子里静悄悄的,只余细微的虫鸣声,暖风一吹,送来脉脉花香,裘化真心中打鼓,居然生出一丝近乡情怯的感觉。
“娘,馨儿,姐,我回来了。”
裘化真推门进来,屋里三个人此刻都转头看向门口。
看到裘化真,裘蕊儿和裘馨儿同时起身碰到了凳子,柳氏则激动得绣花绷子都掉到地上,冲过来一把搂住她,心肝肉儿叫个不停。
“娘的小乖乖终于回了,快让娘瞧瞧。”
柳氏抱了裘化真一会儿,拉过她的手,从上到下将她仔仔细细打量,眼里噙着泪花:“瞧俺化真都熬瘦了,下巴也尖了,显是在外头吃了不少苦哩。”
柳氏总是这样疼爱孩子。
在她身边,自己总能感到满满的母爱,仿佛外面那些烦恼都不值一提。
裘化真鼻子微酸,摇头说道:“娘,哪有啊,我在镇上吃得好喝的好,腰都粗了一圈,以前的衣裳都嫌小了呢。”
柳氏轻柔地抚摸着女儿的面颊,满脸心疼:“化真,你别瞒着娘,那些事儿娘都晓得,那天村里人说你险些在衙门吃了板子,娘差点都给吓死,这才晓得做生意不容易……依娘的主意,如今家里也还过得去,这生意咱就甭做了,或者干脆给你黄婶儿。你爹下月就得回,娘身子骨也好了。你不如好好将养将养,安心在家绣嫁妆。”
柳氏的提议裘化真自然不能苟同,她当下嘟起嘴,拉着她的胳膊撒娇道:“娘,这可不行,我还要给家里买田地起大房子呢,这才哪儿跟哪儿呀。”
柳氏蹙起两道细眉,不赞同道:“化真,娘从未想过大富大贵,只要俺们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不比什么都强。”
“是,是,娘说的我都知道呢。”裘化真打着哈哈。
包子娘某些时候特别执拗,劝都劝不动。
她不想继续纠结这个话题,便从包袱里拿出她早就准备好的东西来给她们看。
“娘,馨儿,瞧瞧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好东西。”
裘化真拿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彩衣木偶给裘馨儿。小木偶梳着漂亮的发髻,眉眼栩栩如生,做得十分精致。
裘馨儿见了,高兴得不得了,立刻抱到怀里:“二姐,这个娃娃好漂亮呢,馨儿喜欢。”
裘化真宠溺地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又拿出玫瑰饼、松子糖、炸糖馓子等小零嘴儿出来放进盘子里。
裘馨儿见了吃的,丢下娃娃想抓糖吃,裘化真却把盘子举得高高地,认真地对她说道:“这个现下不许动,等我考过你的算术才能吃。”
“二姐,我现下每天都在学算术哩,不信你可以问大姐。”裘馨儿盯着那盘子里的吃的,撅着小嘴说道。
裘蕊儿见裘化真如此教妹,觉得好笑:“馨儿的确很用功呢,算的账又快又好,比我强多了。”
裘化真这才放下盘子,又把给柳氏带的东西拿出来。
她给柳氏带了一盒茉莉珍珠面脂,是王氏那天送给她的,她没舍得用。香粉、螺子黛、胭脂各一盒,外加两块衣料,银簪子两根、圆靶镜一面和金丁香一对。
“娘,这是我特地给你买的,娘喜欢吗?”裘化真献宝似地说道。
柳氏猛然瞧见这么些东西,想到闺女赚钱不易,更觉得心疼:“你这孩子咋个乱花钱哩,这些东西……娘根本就用不着呀。”
“娘还年轻就该打扮打扮。二伯母比你还大三岁,都比娘爱漂亮呢。”
“你二伯母是城里姑娘,显年轻,娘哪能跟她比。”
柳氏连着摆手,裘化真却不由分说按她坐下,将那副金丁香给她带上。
又取螺子黛给她细细地描了眉,再在两颊和唇上点上一丁点胭脂。
经过两个多月的将养,柳氏脸颊丰腴了,肤色裘皙起来,人瞧着比先前年轻了许多。
她本就是个美人胚子,如今稍加打扮,看起来比之前何止年轻了十岁。
“娘,您瞧瞧。”
裘化真把镜子举着让柳氏自己瞧。
柳氏瞧见了镜子里的自己,猛地怔住。
镜中的妇人杏眼琼鼻,弯弯娥眉淡扫,倒和自己刚出嫁几年的模样差不离。
“娘真漂亮。”
裘蕊儿赞叹:“果然一点儿也不比黄婶儿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