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这两天下地干农活,重读《归园田居》,又有了不一样体验!没有陶老那么诗情画意,但是感慨良多!
最近正是向日葵的播种时节,需要一粒一粒的播种,确保种好每一粒,累得我腰酸背痛肩膀疼,即使如此,依然“感觉良好”,又或许是“城里人”回来“体验生活”?,在BJ工作了许多年,已经快要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了自己的家乡,不能忘本啊!
我时常问母亲“葵花为何要种那么多?没有多少收入,还这么累人!”,母亲笑着回答“等到秋收后,能榨些油来吃,自家种的比在外面买的好吃些,况且没有收入怎么行,少一些也没关系!”,在父母的身上你会看到什么叫做“勤劳”和“朴实”…
小时候干农活只感觉“好累啊”,锄草的时候总是不留神儿将禾苗锄掉,母亲看到了总是会特别心疼,难免有一些苛责,“那是我姐锄掉的,不是我!”,那时候完全不理解,“不就是几株禾苗嘛,地里那么多,锄掉一两株也没啥大不了”,然而在我母亲眼里,那都是粮食,一株也不能少,每一株都能结出许多粒果实,每一株都弥足珍贵,从耕地、施肥,到种子的播种、灌溉、发芽,再到禾苗的灌溉、施肥、锄草、收割、晾晒等,每一株都需要精心照料,期间虫害不断,能发芽都是宝贵的,能结出果实更是来之不易,真是“粒粒艰辛苦”!我这一不小心,付出的汗水就白费了,秋天那许多的果实也没了,怎不可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