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帝王路

第695章 贾诩到来

三个人都知道贾诩大才,更知道他的性格阴损,在曹操的重视上,大家就不敢怠慢,在他的性格上,大家更不敢得罪。

贾诩和众位见了礼之后,就大马金刀的直接坐在了首位,贾诩抖落了身上的灰尘:“我一路八百里加急奔来,是奉了主公的命令,统领你们两军的。”

四个人互相看了一眼,赶紧再次整理衣冠,郑重其事的向贾诩拜见,算是接受贾诩的统领。

贾诩坦然受之,然后继续说着刚才的话:“我说夏侯渊将军有远见,是因为诸位只看见了眼前我们和吕鹏互相之间,都在对阵袁绍的时候损伤了元气,尤其是我们,所受的损失最大,按照正常理论来说,我们就应该蹲着在这里好好的休养生息,等过上几年恢复了元气,再和吕鹏决一死战。”

曹洪曹仁连忙点头称是,这也是所有正常人的思维方式。

贾诩却摇头道:“但是诸位却错了。”

曹仁曹洪赶紧请教:“不知道我等错在哪里,还请先生教导。”

贾诩就傲然道:“教导不敢,我不过是说说我的想法。”然后就心情沉重的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古今一理,现在天下大乱,经过十几年的混乱,天下已经成了诸侯割据的局势,但是这种分崩离析的现状不会太久,天下毕竟要有英雄站出来,重新整合这个混乱的局面,纵观天下,能有这个雄心的,咱们的主公,还有那个吕鹏,江东的孙权,荆州的刘备罢了,其他之人,不过是有野心,没能力,一些随波逐流的人罢了。”

对于这样的评价,在座的诸位纷纷点头赞同。

“而依我看来,能够统一这个天下的只有两个人,那就是咱们的主公和那个吕鹏,孙权不过是想偏安一隅,刘备不过是趁机摘桃子。”然后说到了眼前的局面:“我们和吕鹏早晚要有一场决战,在正常人的眼睛里,我们需要休整,需要恢复元气,这可能吗?其实大家都没看到一个最致命的关键,我们在休整的时候,你也在休整喘息,然而吕鹏却给我们来了一个经济绞杀,他却在大力发展,如果我们双方都在休整,喘息下去,我们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再有三五年,我们的发展实力,就会被吕鹏远远的甩下,那才是我们覆灭的根本。”

加减乘除,大家还是懂,吕鹏的发展过快,正如贾诩所说,现在双方有差距,不过是50步左右,但如果都一起发展下去,在三五年之后,吕鹏就会甩下自己百步千步,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曹家兄弟以及乐近不由得一阵阵的倒吸冷气。

看到几个人理解了自己的说法,贾诩就面色沉重的道:“可惜天下皆醉我独醒,继续休养生息下去的主张,被所有的众人所坚持,没有人能理解我的心焦,于是在这次朝堂会议上,我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故意的提出来这种放弃北方继续喘息的办法,引起了所有人的激烈反对。”

众人立刻想到了朝堂上的情景,对贾诩的这种千夫所指的状况会是多么的激烈。

曹家兄弟和乐近互相看了一眼,离席站起,恭恭敬敬的深施一礼:“先生为主公大业,备受委屈,我代表我两世家族感谢先生。”

贾诩就淡然的道:“看着那些站在道德和路上的那帮混人,我心中是充满了鄙夷的,不过我非常欣慰,主公还能理解我,如此被人指责,我也就无所谓了。”

然后傲然的对这四个人道:“既然我已经解释明白现在的局势,我就希望在座的诸位能和我同心协力,为主公的大业做着最后一搏。”

四人立刻坚定的回答:“为死而已。”

贾诩就一拍桌子“诸位将军,既然有如此豪情,那便听我调兵遣将。”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之无限抽奖系统
三国之无限抽奖系统
抽奖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文臣武将,必不可少!神兵利器,应有尽有。什么,还有神级属性丹,可以增加宿主的属性,让废材变成霸王之勇。此书迫不得已已完结,新书《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已发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珺侯
权晋
权晋
晋室东渡后,北方沦陷,国家也虚弱到了极点,不得不依靠士家大族的支持勉强维持统治。外有残暴的异族政权屡屡侵犯、内有奸诈自私的权臣争权夺利,皇帝驾崩,流民造反,如何拯救这地狱级别的危局...
石头阿愣
三国之先锋廖化
三国之先锋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歇后语有两层意思,一是蜀汉后期人才凋敝;二是廖化能力平平。然而廖化真是一个平庸之辈吗?人们对三国的了解大多来自《三国演义》,那个时代群英荟萃、名将云集,区区六十万字的小说确实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很多时候廖化的出场都只是简单的露个脸,甚至露脸只是为了衬托别人的光辉,如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而真正的廖化却躲在历史的迷雾里,你可曾知道“千里走单骑”的不只有忠义化身的关二爷,还
铁皮共和国
大唐医王
大唐医王
一个现代医师回到贞观年间,他能做些什么?如果他正好还成为了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弟弟呢?李元嘉,大唐医王。
草席
我满脑子都是历史典籍
我满脑子都是历史典籍
【签约合同已经送出,可放心投资】白明哲:“虽然我不会物理化,但是,我读过一本书,它叫《天工开物》;虽然我不会行军打仗,但是我读过一本书,它叫《孙子兵法》;虽然我摸不准周围人的性格,但是我读过几本书,它们合称‘二十四史’,哦,对了,我九岁时候还默写过《资治通鉴》……”这是一个历史理论文献世家传人,跑到汉武帝时期的故事。
黄衣风中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