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开无双

七十五章 请复河套

嘉靖二十七年正月初六,帝宣旨曰,收复河套【师出果有名否?兵果有余力、食果有余积、成功可必否?曾子重何足言,只恐百姓受亡辜之戮耳。】大学士严嵩窥帝意已变,逢迎上奏【河套必不可复】并诿罪于夏言,说廷臣皆知复套之谬,只是【有所畏耳】。帝降旨云,夏言私荐曾子重,不顾国家安危,民人生死。夏言惶惧,上疏申辩,帝责其【强君胁众】,下诏停罢复河套,锦衣卫速逮曾子重来京,夏言下镇抚司狱。

三月十八日,曾子重被斩于西市。

其实,曾子重被杀,真是被阁老夏言给拖累的。

曾子重作为三边总督,是非常合格的,他在嘉靖十三年的时候就做过辽东巡按,平息过兵变,加右佥都御史衔巡抚山东,又筑临清县外城,因功加兵部侍郎衔巡抚山西,嘉靖二十五年,总督三边军务。

做了三边总督后,曾子重开始上书朝廷,请复河套。

为什么要请复河套呢?且听作者老爷细细道来。

自蒙古鞑子定都燕京,制天下九十八载,其后,太祖皇帝驱逐鞑虏,建立大明,重新恢复我汉家江山,自古得国之正,莫如我大明。

开国之初,人口艰难,留下了不少隐患,最为艰难的便是河套之患。

河套之患又称北虏入套,自永乐年间北方防线有所松动后便出现了。

明英宗朱祁镇的正统年间最为厉害,期间明宪宗朱见深虽曾收复河套,但由于明孝宗的失误,导致河套在弘治时期重新丢失。

河套地区,是指五百年后内蒙和宁夏境内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的黄河沿岸地区,因黄河经过此地时形成一个大弯曲状流域,故称河套。

河套地区一直是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政权的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此处进可控制关西以北,退可扼守要道,故此终明一朝,蒙古诸部从未放弃在此处屯兵。

其次,便是此地土质肥沃,水草丰美,耕牧兼宜。

《明史记事本末》中对其记载为【套周围三面阻黄河,土肥饶,可耕桑,东西可二千里,南至边墙,北至黄河,远者八九百里,近者二三百里】

而且河套是养马的良地,北方尤其是西北,再无此处良地。

因此,大明想要制衡蒙古鞑子,这块地方是说什么也不能丢的。

永乐年的时候,大明还能对河套地区形成遏制,经常出长城外【烧荒】,造成无人区,等到了弘治年的时候,河套已经驻扎了大量的蒙古鞑子了,其【势大不可遏】,换句话说,成气候了。

到了嘉靖年,北方白莲教屡屡作乱,如果说倭寇横行,背靠的是沿海的士绅豪大家族,那么,白莲教作乱,实际上,靠的是甘、陕的士绅豪大家族。

这道理很简单,只要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家会出卖绞死自己的绳索。

大量的白莲教教徒翻过被蒙古鞑子称之为【白墙】的长城,依附在蒙古鞑子麾下,这时候正是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挥斥方遒纵横塞外的年代,就在大明嘉靖十七年的时候,年方二十一岁的俺答击溃兀良哈,也就是大明口中的朵颜三卫,震动整个蒙古,连蒙古大汗都不得不封了俺答为索多汗,意为护卫汗庭的小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梭世界的修士
穿梭世界的修士
作为一个患了癌症的扑街小写手,郭青阳一直以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悲催的倒霉蛋,没有之一。直到有一天,一个从异界穿越而来的小修士当头砸来,一切就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万俟枫
三国:我成了刘备四弟
三国:我成了刘备四弟
一位后世教师陈勐,意外穿越来到公元184年的涿县,此时刘关张三人尚未结义。既如此,那陈勐就主动的加入其中,成为了刘备的四弟。刘备的仁义,张飞的勇猛,关羽的忠义,陈勐的智谋,有了四弟的加入,刘备的人生彻底改变。这一世的刘备,没有错失那些豪杰谋...
历史中的石头
穿越破案抗金
穿越破案抗金
他们乘坐飞船穿越到南宋,遇到了金兵大举南侵、义军造反……主角的金手指是:知晓历史,武功和智力超群。本书是50多万字的中篇小说,前半部以破案为主,后半部以战争为主。在本书中,韩世忠的性格可能和一些书友的想像不同,但这是在参阅大量历史资料后写成...
漫可浓
大明第一锦衣卫
大明第一锦衣卫
回忆于此,那年那时,锦衣卫,绣春刀,飞鱼服,一场场波澜壮阔的征战,权谋间的诱饵,江湖间的侠义,为你呈现一卷不一样的锦衣江湖。独断大明,唯有锦衣!新书已经发布:《寂静时刻》欢迎支持
陈俊屹
陇右小卒
陇右小卒
武德九年的夏天,李冰来到了这个世界,见证了胡人的野蛮,见证了所谓的大唐盛世,也见证了一代代的汉人走出中原,来到莽莽天地之中,与人斗,与百兽斗,与天地斗!
酒胆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