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吴嬷嬷不开店了?”既然店家搭讪了,白小樱也就问了,通常老人家不做生意了,总会跟最不好的事情联系起来,尤其是烤串店家听完这话叹了一口气,坐到了她们旁边空着的桌子边上,一副将要打开话匣子的样子。
“烤鸡皮真好吃,”唐念念有吃的就开心,说了这句话之后就又继续认真的吃了。
白小樱有些惦记吴嬷嬷,因为记忆里她总是和善,小店干净讲究,是个非常本分温和的生意人。
“吴嬷嬷是个好人啊,多少年都不涨价,用的油从来不隔夜——当然了,我这串也是新鲜的。”老板是个爽利人,一边笑一边说:“吴嬷嬷串店半年前就关门了,老太太身体不好,做不动了,家里儿女也孝顺,说什么都不让干了,吵着她把铺子关了,让她回家去享福。”
“那也挺好的,”听到老人还健康,白小樱就释怀了不少:“我在这里上初中的时候嬷嬷就在这边开店了,一个人辛劳这么久,也该歇歇了。”
老板笑着点点头:“也羡慕她,孩子们都很懂事,也很有出息。老人家的店开了快二十年了,早先是老两口一起,十几年前吴嬷嬷的丈夫去世了以后就是她自己在撑这家店,从买到串到卖都是一个人,也真的是不容易了,有时候想想,辛苦赚钱为了谁,自己都没享过福。”
“——老板,我还要一份鸡皮和鸡脆骨。”唐念念抬头打断了老板的感慨,老板笑着说马上来,就又起身忙去了。
“唉……”白小樱一声长叹:“希望以后吴嬷嬷能多过几年安逸日子,享享清福。”
“其实对于忙碌惯的人来说,太多的闲暇也是很可怕的。”唐念念伸手又给自己加了些酱料:“所以就祝她健健康康的吧,健康就是福。”
“闲暇怎么会可怕,”白小樱伸了个懒腰:“我巴不得闲到地老天荒呢。”
“有的人闲下来会浑身不自在,胡思『乱』想,没事找事。就比如我。”唐念念拿了一串烤鹌鹑蛋,自己念叨着:“吃点素的。”
“鹌鹑蛋不是素的!”白小樱白了她一眼,也拿了一串:“我也发现了,你闲下来就不惜让我冒着这么热的天陪你来吃东西。”
“那还不是你骗我说有最——好吃的炸串。”唐念念一撇嘴,云淡风轻的说:“不过烤串也还不错。”
“我们的烤串是这条街最好吃的啦,”老板又不失时机的冒了出来,把唐念念方才点的串上了桌,继续了刚才的话题:“——吴嬷嬷也是个有福的人,虽然过得挺清苦,现在也是熬出头了,她三个孩子也是有本事的人,几家人关系也好,估计一商量,老人年纪大了也需要照顾,就几家人凑钱买了个小复式,把老人接过去一起住了。你看看人家这关系处的,真是羡慕都来不及。”
“那确实好,”白小樱点头附和:“羡慕这种亲戚,还是老人教育的好。”
“是啊,吴嬷嬷是个好人。”
接下来的时间里白小樱和老板都在交谈,唐念念一边吃一边默默数着她们给吴嬷嬷发了多少张好人卡,最后数不清了,也就不数了,没有吃到她的炸串终归是有点遗憾,不过人生嘛,难免有遗憾。
其实唐念念有句话说的是对的,太多的闲暇对于一个习惯忙碌的人来说是可怕的,吴嬷嬷辛劳了一辈子,现在被子女们“限制了自由”,觉得有点无奈。
新房子很大,三家人搬到一起,楼上楼下一起生活,似乎大家都觉得很开心,看到孩子们开心,吴嬷嬷就也很开心,只是有时候,她还是会很想念和老伴一起生活了一辈子的老房子。
子女不允许她再回到老房子里,理由是那里要爬楼梯,她年纪太老不适合那么辛苦的上下楼,儿女又都忙,房间又小,每天跑去照顾太麻烦,干脆就搬到一起。
买这栋房子也是一个机缘,这房子地处稍显偏僻,算是一个小型的别墅区,别墅区有点老旧,构造也不太合理,这栋房子在一拍别墅的最尾端,站在二楼,能越过高高的院墙看到外面还未开发的荒地。
大儿子是在房产公司工作的,他看中了这栋别墅,因为它比同期的房子价格都要低,据说是因为原来的住户家里有事急着出手,因此大儿子利用职务之便捡了个便宜,自己买不起,就发动了全家一起买,算是个投资。虽然看房子的时候也有些介意二楼一侧望过去的风景不好,但是好歹是栋别墅,就是将来转手也能卖不少钱,所以也就这么认了。
一家人搬到一起很热闹,吴嬷嬷最大的孙子已经参加工作了,最小的孙子才一岁半,老少齐聚一堂,半年来天天都像在过年。
看起来,一切都很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