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州往事

第二百三十七章 修路

他是一个行动派,征得乐彬同意以后,一个小时后就将《关于建设阳和镇垃圾处理场入场道路的报告》送到了县政府办公室。

果然不出所料,阳和镇垃圾场三天两头闹群体性事件,弄到县政府也很心烦,见到报告以后,宫县长和彭克县长都在文件上签了字,不仅同意开工,而且同意按抢险工程来对待。彭克县长签道:“同意。城管委要尽快组织施工,及时完善手续。”

拿到报告之后,地堪人员就进场。

王桥急于想将入场道路修好,不等地堪正式报告出来,就要求设计人员开始设计。

乐彬知道王桥即将离开城管委,原本以为调动之事多多少少会影响王桥的工作积极性,孰料王桥依然如往常一样,积极主动地推动着垃圾场的建设,更是对其调走感到很是可惜。他按照王桥的标准在全县范围内寻找着助手,可是找来找去,总是有各种毛病,没有一人比得上王桥。

五天后,工程设计和预算拿了出来。在按要求送财政审预算以及送建委审图之时,乐彬找了三个平时就熟悉的建筑公司进垃圾场查看。

一般情况下,建筑公司都比较喜欢做这种抢险性质的政府工程,工程量不大,做完工程容易拿到工程款。但是,三家建筑公司分别来到阳和垃圾场以后,站在陡坡上,闻到刺鼻的臭味,看到满天飞舞的苍蝇,基本上是落荒而逃,宁愿不做这个抢险工程。

在挑选施工队时,王桥还是很聪明地闭了嘴,没有染指这个属于一把手的权力。

等到三个施工队都推掉以后,乐彬站在垃圾场边,道:“他娘的,这些家伙一个个都贪生怕臭,平时牛皮哄哄,到关键时刻就下软蛋。桥主任,你有没有相熟的施工队,如果有,可以让他们来看一看。”

王桥力主修入场道路,原本没有任何私心,此时乐彬主动提起让王桥推荐施工队,不禁心中一动。

姐姐王晓和陈强组建了一个道桥公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过工,垃圾场入场道路是一个小工程,施工条件差一些,利润还是有的。

王桥并没有马上答应,又问道:“乐主任,还有没有其他队伍,让他们再来看一看。”

乐彬道:“大公司看不起这种小业务。我又担心请到不负责任的施工队,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你有没有相熟的队伍,可以介绍过来。”他做出这个决定,也有示好王桥的心思。王桥本身能力强,又搭上了邱家这条粗腿,以后绝对会发达,早点做人情,以后肯定会有回报。

王桥在心里评估了一番,觉得乐彬说的是真心话,道:“我倒是认识一家公司,水平还是很可以的,我让他们尽快过来看。公司老总的女婿是我的同学,在山南日报当记者。”

乐彬痛快地道:“那你让他赶紧过来看,如果愿意做,等到财政局核了价以后,就签协议。”

陈强接到电话后,道:“蚊子虽然小也是肉,目前公司架子搭起来了,人员也有了,就是没有具体做过事,把这个小公路修好,算是练兵了。”

胖墩杜建国道:“爸,我也跟着你去一趟。好久都没有看见蛮子,还真有些想他。蛮子女朋友是以前县委书记的女儿,两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他在大学时一直不谈恋爱,工作以后动作这么快,这一点我还真没有想到。”

(第二百三十七章)(未完待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贴身兵皇
贴身兵皇
兵王之王,方为兵皇,兵皇入世,万敌退避!一代兵皇,为身世回归都市,化身潇洒才子,成为佳人的贴身兵皇,为红颜一怒,为道义长存,要战便战!萧风扬言:“我的人不得受半点委屈,这就是我的规矩!”——————————【小舞新书《女总裁的全能兵王》已发,欢迎新老读者去支持!】——————————【小舞QQ:1589045849!小舞微信公众号:寂mo的舞者,欢迎关注!兵皇群号:197354125,334290
寂寞的舞者
豪婿为王
豪婿为王
高手下山,被各路势力惦记,被形形色色的人觊觎。我想行善积德,你们却想控制我?
妙人
重生八零拽炸天
重生八零拽炸天
团宠,金手指粗壮。冷清竹死过一次才知道自己所以为的情深似海就是一场笑话。小三和渣男夺走了她打拼下来的一切还将她赶尽杀绝。她携着仇恨和系统华丽重生,弄死渣男小三活出自己的精彩。新农业,新科技,现代机械化生产,她走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大杀四方,风生水起。只是等等,她究竟是怎么被某只大魔王盯上的?发小:我女朋友白衣黑发大长腿。傅应劭:我媳妇工装短发英姿飒爽。发小:我女朋友会弹钢琴跳芭蕾精通六国语言。傅应劭
二暖
带着学霸老公重生
带着学霸老公重生
新书上线《反派小叔他养歪了》,希望多多支持。反派小叔养歪了怎么办?林俏一睁眼成了山村的穷寡妇,家里无公无婆无相公,只有要黑化的俊俏反派小叔。为了以后活命,她尽心尽力教导他,立志教出一个三好少年,可是还是养歪了。他喊她娘子……——————————1V1双洁温夏有一天突然奇想,要是重回高中就好了,努力考个好大学。重生后温夏看着年轻十岁的老公,“秦墨,我们算不算早恋了?”“不算。”秦墨慢悠悠的又说了一句
泡泡卷1
种地从1992开始
种地从1992开始
1992年广南省的一个偏远山村,重生后的陆城望着快要秋收的稻谷,脸上挂着一丝莫名的色彩。时间来到新世纪2020年,彼时的穷乡僻壤已然成为高楼林立、车流不息的南方工业重市。作为这座城市的奠基人,年过中旬的陆城回到了那座令他即熟悉而又陌的小山村上;脑中的思绪万千让他不得不感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梅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