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吟江山

第六十五章 青铜与星耀

韩熙载看向苏宸的眼神,都发生了些许变化,暗暗觉得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高远,年纪轻轻,未入朝堂,光凭臆测,却能有如此大胆的推断,的确是人才啊!

“那宋国皇帝为何不继续向北用兵,延续周世宗柴荣的方针,对辽国用兵呢,目前辽国在位的皇帝可是一位昏君啊!”

苏宸摇头道:“辽国在位的皇帝虽然昏庸,但目前宋国实力还不够强大,先后有昭义军李筠和淮南李重进两位后周宿将的叛乱,宋军征讨平定,已经有了不小损耗,内部局势不稳,他不敢轻易对辽用兵打硬仗!二是若宋对辽决战,难保后面南方这些割据诸侯偷袭出击。三是赵匡胤曾有过试探攻击北汉,却没有成功,连北汉都拿不下来,强行去打北汉身后的契丹辽国,更是没有把握,所以,才会选择“先易后难”的策略;稳中求进,远比他冒险一搏,获利更多,收获更大!”

韩熙载闻言之后,觉得大有道理,苏宸的这番分析,便合情合理了。

不过,具体是否为实,韩熙载还需要根据从西面荆楚之地传回情报消息,再做进一步的分析才行,否则,二人此刻这些言论,终究是纸上谈兵而已。

“苏宸,你实话实说,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方面,你是如何看待金陵城内的唐国陛下,与汴梁城内宋国那位皇帝能力才略的?”韩熙载缓缓问出了这一句,其实,这也是困扰他很久的问题。

在是否继续出仕的问题上,韩熙载已经犹豫许久,徐锴到润州城探望他,已带来当今唐国皇帝李煜的口谕,希望韩熙载能够返回到金陵城,继续做官,辅助朝政,振兴江南,治世安民。

但韩熙载年事已高,对功业之心渐渐单薄,有心无力,看不到北伐的希望,当初立志要助唐国一统中原,济世救民于水火的豪情壮志,早已被两朝衰败的现实所击败,残存的志向也消磨于舞榭歌台中,雨打风吹去。

他如今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继续出山,匡扶唐国的颓势,保国安民,但又觉得意义不大,难有任何起色;这种矛盾心情煎熬着韩熙载,也使得他每日里更热衷于欣赏歌舞,寻欢作乐,逃避现实的苦闷心情。

韩熙载问向苏宸,也是在发心自问,听一听内心声音的外在回响而已。

苏宸闻言诧异,心想李煜和赵匡胤做君王能力的对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段位上,简直就是:一个倔强青铜,一个至尊星耀!

若不是赵匡胤在五十岁时忽然暴毙,是有可能冲击最强王者的!

只可惜“铂金”段位的赵光义登基了,在宋初文武大臣带飞情况下,勉强加持到了“钻石”级别,注定上不了星耀的。

当然,如果比写词水准,那李煜绝对是星耀段位了,说成文曲星下界,并不为过!

但是这些理论,苏宸是不能说出来的,背后议君,可是有些大逆不道!

哪怕没有外人在,苏宸也不想冒失评论,那不是他能拿出来评论的,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

即便韩熙载信得过苏宸,但是苏宸有点信不过对方啊!

“在下对我唐国当朝陛下不甚了解,实在不知如何评价,但听闻陛下文采出众,性格仁慈,并无丝毫劣迹恶名,反而在民间享有仁义之名。倘若日后没有外力侵犯,那么唐国便能安稳下去。”苏宸只挑一些好话说出来。

他所讲这些,其实也是李煜治国的唯一优点所在,心肠软,性格柔,好文学,这种人当皇帝,在盛世中,绝对能够让朝廷安稳,百姓乐业,一片祥和。因为他不暴政作死,也不会激发地方起义,容易守着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可是,一旦有外力来侵扰,那么这种皇帝,无担当,无魄力,是根本就守不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史事讲将系列隋唐篇!这里有你所不熟悉的历史人物传记!
徐夏半生
三国:摊牌了,我是曹操
三国:摊牌了,我是曹操
历史迷江琛穿越到东汉末年,迫于系统被封印,无奈开了一家喜茶奶茶店谋生。一个曹姓商人频繁过来消费,每次都问一些让江琛无语的问题。“江兄,你觉得此次曹操发矫诏,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董卓,大约有几成胜算?”“江兄,你觉得联军何人能敌温侯吕布?”“江兄,你觉得这汉室还有几年国祚?”
绿衣卿相
囚唐
囚唐
唐,武德九年,长安。一名富商在烟花之地遇害,负责调查此案的八品县尉闫不度一路追查,发现凶手与秦王李世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闫不度怎么也想不到,他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竟促成了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终于夺得天下……他更想不到的是,查案过程中救起的一名少年,竟来自公元2277年。身为大唐本土居民,闫不度该如何与穿越者相处?又如何协助穿越者完成从千年以后带来的艰巨任务……
形骸
英魂之刃:魔法时代
英魂之刃:魔法时代
西门飞雪经过黑衣人的奇遇意外穿越到魔法时代。在这里,西门飞雪遇见另一位穿越者:李探花。邂逅了学院里的火舞歌灵。时间如流,各种各样魔族怪兽凭空复活,各色各式的精灵保卫家园。魔兽,人类,精灵,天神,四个种族意外开战。各种传奇英雄一一穿越而来。黑衣人的阴谋渐渐呈现,面对异世界的朋友和原世界的生活,西门飞雪该如何选择。西门飞雪的命运该何去何从,真正的敌人到底是谁?面对传世之剑:英魂之刃,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筑梦蔷薇
大宋医相
大宋医相
太医生范正,名正方邪,行医第一方:让求医夫妻和离,震惊大宋。行医第二方:诱骗少女李清照喝酒写诗,《如梦令》横空出世。…………行医第n方:陛下,造反吧!宋哲宗:呃…………,朕这叫亲政!
将臣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