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的气节
- 嘉靖年间,看似稳固的大明帝国,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俺答兵临京师城下,倭寇处处烧杀掠夺,此时的大明就像是一艘即将倾覆的大船,嘉靖努力过,却丝毫没有减缓大船倾覆的速度,反而沉没得更快一些。危在旦夕时,嘉靖终于想到了一个人,一个曾经屡次挽救他于水火中的男人。
- 梁弓

平城
自从大臣们知道拓跋焘死了之后,每天的早朝对拓跋嗣来说都是煎熬,不过经过这么多天拓跋嗣也摸清了哪些人是拓跋绍那边的。
“陛下,臣有本要奏,太子刚刚离世,此时重立太子确实不妥,臣提议让清河王回到平城理政,等太子丧期一过,重立太子。”吏部侍郎杨轩知道如果他们在一直紧逼拓跋嗣,很有可能弄巧成拙,他们只能先退一步。
拓跋嗣这一次也不得不同意了,如果他不同意,那些大臣也不傻,或多或少都会看出一些问题。
退朝后,拓跋嗣冷笑着走进丽宁宫,他自己也记不清上一次来是什么时候。
“陛下”
拓跋嗣要召拓跋绍回平城的消息丽妃已经知道了,这恐怕也是丽妃这几年最高兴的一次。
拓跋嗣面无表情,语气很平淡的说:“你们以前做过什么朕不追究,从现在起,你们母子两最好老实一点,朕不傻,有些事朕只是不想点破,你们好自为之。”拓跋嗣这个演技,估计放到现在拿个小金人都没问题。
离开丽宁宫后,拓跋嗣又一个人悄悄出宫,去了趟丞相府。
此时丞相府中拓跋焘这边的几个领头人物全部都在,除了他们大多都不知道真相,对拓跋嗣的做法感到有些奇怪。
“丞相,这陛下为什么会突然召回清河王?”
“是啊,难道真的要立清河王为太子?”
“拓跋绍一旦当上太子我们还会有好下场。”
………
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萧逸很想告诉他们真相,但为了计划的成功,他也只能忍住了。
拓跋嗣站在丞相府外面,静静听了一阵里面的谈话,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这次召拓跋绍回来,他肯定会重新得势,拓跋焘这边的人也会被打压,搞不好还会搭进去几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