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正德

第290章 想不想办个学校

可是这么多年以后,太祖皇帝的一些说法早就被他们给破坏的殆尽了,文人们就是靠着孟子的学说,一步一步的蚕食了皇权。

如果他们真的践行孟子的道义,这也就罢了。他们打着孟子的旗号,干的全部都是狗屁倒灶的事情,甚至后面还出现了东林党这样的怪物。

看起来像是进步的资本萌芽党派,实际就是一种党同伐异。

至于荀子,已经没有什么人再喜欢他了。

在朱厚照的记忆里面,到了嘉靖的时候,荀子甚至被请出了孔庙,他的思想彻底被斥责为异端。

朱厚照没想到王守仁居然会跑到荀子那边去,这就让他很迟疑,同时也来了很大的兴趣。

要知道荀子的思想和现在的主流思想可是不一样的,甚至很多地方都是相反的。

于是朱厚照好奇的问道:“你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听你这么一说,本宫反倒更感兴趣了。”

听到朱厚照的这句话,王守仁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然后说道:“臣这些年走南闯北,越来越觉得这世间的事情就像荀子之中开篇说的那样: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这一条朱厚照知道,这是荀子的天行有常论,意思就是说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

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其实说白了就是自然规律,唯物主义客观的自然规律。

这一点就与儒家的很多思想不一样,尤其是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相差甚大。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文官们都会把自然现象和君王联系在一起,只要哪里出了一些什么不祥的天象,那肯定就是皇帝没干好事。文官们用此来限制皇权,同时也用此来获取利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荀子的这种想法自然是不被人接受的,甚至会被人摒弃、排斥。

在这个基础上,荀子还衍生出了天人相分的说法。

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

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礼论》)

“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论》)

在这两个说法基础之上,荀子衍生出了自己的施政策略,就是制天命而用之。

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它、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为人服务。

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

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

说白了就是不要迷信,要挽起袖子加油干。

朱厚照看着王守仁,然后笑着开口问道:“那你觉得荀子的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说的可有道理?”

事实上前面的并不重要,这两条才是荀子思想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最后一条。

如果要是信奉荀子的话,将会彻彻底颠覆现在的儒家体系。

王守仁想了想,抬起头看着朱厚照说道:“臣觉得有道理。”

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再一次问道:“你也觉得人性本恶?”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厚照盯着王守仁,等到他给自己一个答案。

事实上这一条也是荀子很重要的一个思想,而且是与孟子背道而驰的,与现在儒家的思想背道而驰的。

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

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

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

荀子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

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听到朱厚照到这个问题,王守仁的脸上就有一些汗水了。实在是这个问题很要命。

因为一旦赞成了荀子的那个学说,那么孟子就会被推翻,那么理学也会被推翻,等于现在天下所有读书人信奉的道全部都是错的。

这不是思想界本身的问题,这后面代表的东西太多,也太大了。

不过王守仁还是把心一横,斩钉截铁的说道:“臣觉得正是如此。人性本恶,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本就是人性,”

朱厚照点了点头。

后世很多人一听说人性本恶,就是妄断的判断为这里面的恶,指的是坏凶恶。事实上不是的,这个恶在这里指的是人的欲望。

就像饿了要吃东西,想要繁殖要找异性,天生想要过得更好,需要更多的金钱。

这才是荀子主张的核心,那么有了这个之后,就有了荀子的施政主张。

他主张对人进行教化,用教化来改变人心,让人克制心中的欲望;让人明理,让人知道什么是仁义。

而在此基础上,荀子觉得这种事情也不能全都靠教化,有的人天生冥顽不灵,他不通教化,那怎么办呢?

那么就要采取律法了,用严苛的立法来限制他们。

说白了就是教化是上限,立法是下限。

教化是把人向更积极更好的方向去教导,而立法则是让人不能够逾越底线,所以荀子的学说就是在这里,这就是他最核心的思想。

只不过在荀子之后。他的很多徒弟直接就奔向了法家的道路上。

比如他的三个着名学生,李斯、韩非和张苍,全部都是法学大家,推崇的也全都是法家。

所以很多人反感荀子的学说,不将他当成儒门子弟,对他的学生排斥的很厉害。

尤其是对于他法治的思想,儒家更不喜欢。

毕竟亲亲相隐,你好,我好,大家好。我犯了罪也不会被砍杀全家,皇帝要仁慈,这多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末我为尊
汉末我为尊
赵华仰望着星空,心中暗暗的对自己说道“我来到,我看见,这群星璀璨的汉末,我要后世的人们都能铭记住我的名字,我要他们知道,这汉末,我为尊!”
戒酒好多年
隐唐
隐唐
简介:秦朗,一个中年理工男、高级工程师,出门丢个垃圾,不幸身穿大唐贞观。害怕让李二陛下发现自己的妖孽才华,努力地隐藏自己。为了生活的舒服安逸不得不诱导别人搞发明创造。不想战天斗地,不想高居庙堂,想法设法的抱大腿以求混吃等死,想方设法的推让功劳。只想安逸的苟在大唐过完一辈子……
假装快乐的石头
权唐
权唐
大唐天宝末年,莺歌燕舞的江南因为一个现代官员灵魂的穿越而变得暗流涌动,这只先知先觉并力求掌控自己命运的蝴蝶,双翼轻轻扇动,在风花雪月的吟唱中悄然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车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侠骨传金柝,红颜照铁衣。将军百战死,英雄无归路。天子坐明堂,吾为天子师。回首千年烟云,我的壮烈如歌如泣,我的权唐没有遗憾。《权唐》书友群437855842
格鱼
三国召唤女将
三国召唤女将
我叫丁立,我爸是丁原,董卓、吕布,你们两个给我记着,我们丁家有我了,我会来找你们报仇的。华雄?你想拦着我别找董卓,哪个谁……唐赛儿,给我下个咒咒死他。张辽?你求我放过吕布?上衫姐姐,你变回女的别浪费,把他给我赶开。曹操、刘备?你们想架梁子?把亚玛逊女武士叫来,搞死他们!
曹浒
实习小道长
实习小道长
一具竖着浮在水中的无名女尸被打捞上案之后,城南市便接二连三的在半夜三更时发生了恐怖碎尸案!来自北区分局的菜鸟林非跟着师傅老胡在调查碎尸案时竟无意中解开一个几年前被定为“意外”的交通案件!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人在暗中布下的阴谋?.......“哥们儿!那是吸血鬼不是僵尸!”“有差别吗?”“吸血鬼你得用十字架!僵尸才用桃木剑……”“咦!别搞得这么严谨嘛!都说了、我还在实习,拿错装备很正常的啦!”“艹…
八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