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

第一八三章 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如果换成是穿越之前的2017年,那么《新青年》杂志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这套杂志的意义不在于它拥有多长的创刊历史,而在于这套刊物在当年存在的意义。

正如胡适先生评价《新青年》所说的那样:它是曾经影响中国历史行程的少数报刊之一。

没错,这套刊物尽管只发行了十一年,导致了新文化运动没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让《新青年》在后世一直毁誉参半。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套报刊在抨击两千多年的****的宗法专制社会,推动华夏向现代社会转型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在后世,各大图书馆或者博物馆中还是有不少的《新青年》刊物保存下来的,但要说完整的保留了一整套11卷,共63期《新青年》,貌似杨靖知道的就那么极有限的几个人。当然,或许有的藏家手中还保留有一整套的《新青年》,但既然没有公之于众,那就足以证明这套刊物的珍贵之处了。

其实这套刊物到底值多少钱无所谓,关键是这套刊物的历史地位太重要了。

说个毫不夸张的话,这套刊物在后世的存在意义,绝对远远超过了那五页宋蜀刻!

这可是华夏新文化运动和思想的启蒙刊物啊,你说重要不重要?

陈独绣、李大召、曲秋白、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茅盾、高一涵......无数耳熟能详甚至是如雷贯耳的名人,都在这套刊物中留下过笔墨,就连太祖爷当年也写了不少的文章发表在这份刊物上!

你说这套刊物厉不厉害?你说这套刊物重不重要?

“SO,这套《新青年》必须要拿下!”杨靖心中默默地想道。

虽然有了这个决定,可杨靖还是有些不明白这么珍贵的刊物怎么会出现在这种地方?而且还是一摞一摞出现的,就好像是原本珍藏这套刊物的博物馆或者图书馆因为搬家而清理出来的呢。

“嗯?博物馆搬家?”想到这里,杨靖的脑海中忽然冒出了一段记忆。

杨靖曾经看过一段堪称神话故事一般的文献资料,说的就是有关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潘家园,曾经疯狂的出现过一段时间的珍贵文献资料、古旧书籍、珍贵手稿的现象。

这段资料是来自于燕京的着名收藏家王锦昌先生,他在一本回忆录中曾经写到过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潘家园旧货市场淘那些珍贵的手稿、文献资料的事情。

据王先生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也就是杨靖现在穿越的这个年代,潘家园旧货市场上忽然之间就出现了很多珍贵的名人手稿、文献资料、刊物、古旧书籍。有一次王先生从潘家园买下一大麻袋信札资料,在往汽车上装时,看车师傅很为纳闷,就说这一麻“破烂”才能卖多少钱,而你今天停车费就十块钱啊!回到单位,新换的门卫看他穿戴不整,手里又提个破麻袋,说什么都不让进院。后来出来个同事解释说是单位的领导,门卫惊讶万分,嘀咕道“那他咋捡破烂儿?”

其实别人哪儿懂啊,这“破烂”里蕴藏着深深的文化和历史。

捡了20多年的“破烂”,王锦昌成了名符其实的“财主”。如今他拥有太祖爷、周总理、陈/云、李/先/念等政治名人手迹,而像陆/定/一、周/扬等文化名人的手稿更是数不胜数。他收藏的“重中之重”是现代革命史的资料,拥有1000多件革命文物,譬如大量的中华苏维埃、华夏工农红军时期的苏区文件、早期党报、党刊,有红军家信、军政的信函等。

“很多人收藏明清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值钱,一拍卖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但我觉得收藏我党的历史很有意义。”这是王先生亲口曾经说过的话。

而事实上,在文化拾荒者的这个圈子里,王先生还算不上是“BOSS”级别的大能,真正的大能是大名鼎鼎的赵庆伟赵先生。

在潘家园、在燕京,甚至在全华夏,一提起赵庆伟这个名字,只要是搞手稿、刊物、文献资料收藏的人士,都会竖起一根大拇哥来夸赞这位文化拾荒者圈子里的传奇人物。

这位赵先生收藏绝招是在燕京各大废品站和清洁工中发展“线人”。他最为得意的董其昌册页就是通过线人得来的。据说有一线人发现一户人家处理的旧书比较值钱,赵先生感觉这不是普通人家,叮嘱线人时刻留意,一张纸片也不能漏掉。这家人搬家时,线人帮他买下这家所有废品。当赵庆伟看到废品中那本黄花梨木作封面的册页时眼睛都直了,竟然是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的手稿真迹,价值逾百万元。

其实这只是赵先生搞文化拾荒事业中的一个趣事,赵先生搞了将近三十年的文化拾荒,光是通过这个行当,他就收藏了上千万页的各种珍贵手稿,其中不乏有鲁迅、茅盾等着名学者的手稿。

在文化拾荒者这个圈子里,这位赵先生就是最顶级的大能。

而造成在这个年代忽然出现大批珍贵手稿、文献资料的原因竟然简单的出奇,也让人深感不可思议和无可奈何甚至是悲哀。

原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潘家园旧货市场、琉璃厂以及报国寺等燕京古玩市场上忽然出现大批珍贵手稿、文献资料的原因竟然就是因为在这个时期,燕京的各大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各大机关搬家时,遗弃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被遗弃的资料全都进了废品收购站,然后被贩子们买出来又拉到这些古玩市场出售。

巴金《真话集》序言、钱钟书《管锥篇》等手稿,便是如废品一般流出中华书局。

而在2003年,《文艺研究》杂志社清理出33箱东西,不让开箱验货,一口价3.3万元。当时赵庆伟先生获悉后果断的以3万元买下。开箱以后,他惊喜地发现箱箱都有名人手稿,那些泛黄的纸片上都是李可染、石鲁、范曾、吴冠中、冰心、李可染、王蒙、夏衍、黄永玉等大家的手迹……

还有,在九十年代,燕京的图书馆开始搞电脑检索的时候,又扔掉了一大批,有一个年轻的图书管理员,居然扔出了整套的五四时期创刊的《新青年》,而保留当今的《青年文摘》......

“莫非这套《新青年》就是那位年轻的图书管理员办的好事?”杨靖心中想道。他知道,那套完整的《新青年》最终就是被王锦昌先生用买废品的价格买去的,如果这一套就是王锦昌先生收藏的那一套,那自己岂不是截了这位收藏大家的胡?

“去他妹的吧!管他是谁的啊,今儿个哥们看到这套《新青年》了,那么他就是哥们的!”

对于是不是截胡王先生,杨靖此时可是心中一点愧疚感都没有。在这个年代,那些从各大机关、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流落出来的珍贵手稿、文献资料,那可是多不胜数。

一位曾经在潘家园经营了多年的老摊主曾经说过,就光是经他的手卖出去的珍贵手稿、文献资料就多达几卡车!

眼前这点东西算什么啊!

想到这里,杨靖不动声色的问摊主:“老板,这些杂志怎么卖啊?”

那摊主一看杨靖关注那些“废品”,心中就有些不太情愿。

我这儿这么多的古旧书籍你不看,非得看那些“破烂儿”,你说你是咋想的啊?

或许正是因为有这种不情愿,这位老板说话的语气就淡漠了许多。

“这些东西啊,这些东西不单卖,要买都是一块买的。您要是想要的话,两块钱一斤!”

杨靖听的一愣!

那些珍贵的手稿、文献资料被后世那些收藏大家以买废品的价格买下来,一份在后世价值动辄破百万的珍贵手稿,在这个年代是论斤卖的!一开始杨靖听到这种传说都是当笑话听的。

他真的是不相信这么珍贵的手稿和文献资料怎么会被用买破烂的方式卖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风花和你
风花和你
【娱乐是一个圈,给你解密另一视角的不同体验】顶流明星姜一晗因绯闻只身一人出国避难,路遇脾气不好的网文作家老苟。姜一晗追老苟,被拉黑;姜一晗要公开,又被拉黑。姜一晗:你为什么不喜欢我?言笑:虚有其表,表里不一,一……一山不容二虎!姜一晗:坦白说我就是靠脸吃饭…表象之下,百魅丛生,是人心险恶剑走偏锋,还是心怀慈悲坚持正义。男强X女强,双商在线,绝不狗血。
南方会落雨
独家深吻:男神来袭请私藏
独家深吻:男神来袭请私藏
【新书《新妻甜甜蜜:邪魅帝少,请盛宠》正在连载中,书荒的宝宝可以去看~】三次求婚总被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第三次全球直播求婚的时候,她居然还跟别的男人跑了!三年后的顾季期修得一身套路归来,本以为妻女双全,成功走上人生巅峰,谁料竟然招了个小祖宗回来。“顾总,小姐她今天闹着不肯吃饭!”助理苦逼的眼神。“把小姐平时最爱的那家餐厅的大厨请回家。”“顾总,小姐今天差点把别墅都给掀了!”“还不保护好小姐的安全,
陌上有麟天
国民校草她又偷心了
国民校草她又偷心了
[女扮男装超爽文]时憬重生后。同学们都惊呆了。原本的杀马特非主流、让人看了想挂眼科的童鞋,摇身一变,竟然成了他们学校的校草。时憬一个眼神,电力十足,迷倒一大片男童鞋女童鞋;一个动作,A爆全场,引起此起彼伏的尖叫。而、时憬重生后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收集心动值,从而获取异能,撕白莲、虐渣渣,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系统提示音来袭!!“来自神仙颜值南司琛的心动值520点,主人成功获取到最后一块南司琛美男
行路男
偏不入中宫
偏不入中宫
自小她就以男子身份示人,天性率直,纯真善良。她和他初遇,他喊她一声军爷。再相遇,是在她父亲被斩那天。他高高在上,她低落尘埃。她恼这世事无常,她恨人情凉薄,却依旧奋力苦活,只为了替父平反。他想迎娶她入中宫,给她后宫最大的权力。而她,却拒绝了他。这世间这么大,她不稀罕的,偏偏就是那中宫皇后之位。她只想实现对父亲的承诺,带双亲回故土。她是陆绾绾,她也是桃花。————哈酱读者群:851332142,欢迎各
一罐哈哈酱
我的重返人生
我的重返人生
新书《我的回塑人生》欢迎光临。…………重返十七岁,再历青春人生。这是一段追寻“好好生活”的商业理想家旅程。书友群:1046096074
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