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逃杀

第196章 冷静

郭淮带着援军,配合马遵在南安,天水一带防守。

他带的援兵,大部分都是步卒,面对城外虎视眈眈的马超,也是无可奈何。

虽然心知夏侯渊那边,说不定已经十万火急,但也不能带着万三步卒,去和马超的大队骑兵对冲,那是找死的行为。

守了两天,好不容易马超不见了,正准备出发,又忽然下起了几天不断的雨水来,因此这边,就更迟慢了。

夏侯渊这儿,援兵久盼不到,坏消息倒是接二连三的到来,考虑到阳平关没了,张合已经退回南郑,整个汉中就剩下他这边一支孤军在外了,不由得起了退兵之心。

大部分的精锐,都被他带了出来,若是益州军再打破南郑,那定军山下,当真变成绝路,死无葬身之地。

参军道:“将军,我等若退,则汉中大部分就丢了,南郑孤城,不利于守,时间一长,必然会丢,如此怎么对得起魏王重托。”

夏侯渊皱眉道:“你说的道理我如何不知?但在这样下去,后路都不能确保了。”

参军道:“明日我等,不妨让出小半士卒来,让他们假装撤退,看看能不能引诱敌军来追,若是有人来追,正好杀他一阵,重挫他等锐气,也是好的。”

夏侯渊眼前一亮:“好,此为以退为进之妙计,明日就这样办。”

翌日一早,夏侯渊让士卒作出撤退之像,驻扎在最前边的张翼发现之后,一边派人汇报黄忠,一边亲自点起兵马,就准备做追击之状。

黄忠带着法正,闻讯赶来,问清情况,法正赶紧拦住张翼,开口道。

“夏侯渊军阵未乱,无故撤退,必有原因,不可莽撞。”

张翼道:“可是法军师,若他是真的撤退,我等不作为,就此放他离去,岂不可惜?”

“听闻张,魏两位将军,正在猛攻南郑,我们断然不能放他夏侯渊回去的。”

“否则己方部队,便有被前后夹击的风险了。”

黄忠摇头道:“此处就听孝直的便是,况且诸葛军师那边,也有传信,说夏侯渊不到万不得已,肯定不会撤退,放弃了定军山,便是放弃了汉中。”

“等到文长和翼德,打破南郑,那夏侯渊就是死路一条,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此处看守好他。”

“所有人都听着,只要他本人的大旗和山上的主力不下山,咱们就绝对不动。”

第二天,夏侯渊让三千人,携带辎重,装模作样的假装下山撤回,自己领着大军躲在半山腰,一心准备前后夹击,杀一波大的。

谁料益州兵根本就纹丝不动,半个人影都不往前,这一番表演,属实是看了个寂寞。

南郑城下,南门外张飞带着大军,摆开云梯,组装冲车,众军士开始攻城。

西门外则是魏延,等到张飞这边攻势暂歇的时候,他就立即接上。

根据城内的斥候情报,眼下南郑内,并没有多少曹军士卒,两人商量以后决定如此轮攻,不出意外的话,三天时间足够打破这座城。

南郑城内,此时只有夏侯渊留下的两千人,外加张合带回的数百人,这才守了两日,便已有不支的迹象。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秦二世:这昏君,我当定了!
秦二世:这昏君,我当定了!
我居然成了秦二世?!这昏君可以当,但国不能亡!除赵高,诛项羽,灭刘邦。通商西域,威震八荒!
梦悠然
故宋帆影
故宋帆影
南宋末年,一个矛盾的年代,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年代,一个正向着古典文明的高峰努力攀登的年代,一个奢华却又腐朽的年代,一个风雨飘摇而又悲壮的年代。南宋时期的中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都远超同时代的其他国家,造船、航海都很发达。虽然被迫偏居东南,却也让这个古老国家前所未有的开始重视海洋。历史如果可以假设,我想知道是否有可能让南宋从近海走向远洋,成为真正的风帆帝国?是否可以避免崖山的悲剧?是否可以破除几百年
正邱
明末之兴汉
明末之兴汉
这是一个从海外荒岛开始创业的种田文。起步是那样的艰难,鲁若麟发现自己手下好像没有什么人才,意外发现青楼女子里居然还有很多文化人,买了!这些女子可比那些读书人好用多了。你们不是瞧不起我装清高吗?少了你们我一样可以发展起来。书友群:307592265
猪哥老腰
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
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
留梦炎听说过吗?没听说过不要紧,只要知道是不输于秦桧一样的大奸臣就行了,就是坑死文天祥的那位,在明清时期上到皇帝,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厌恶其为人,这就导致子孙后代受其连累,竟然在明清两朝的科举都无法参加!狗血的一次穿越竟成了留梦炎的族人,以后不管怎么活,反正大汉奸这个高帽子是被戴定了。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啊!你说要我救宋朝、救文大大,别开玩笑了,现在忽必烈都死了,宋朝早就被灭的渣渣都不剩了!留奕想到
BOB鲍勃
强明往事
强明往事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悠久璀璨......看多了盛唐雍容,也厌倦了大宋富庶,但还有谁能记起史上唯一不和亲、不纳贡,曾经雄视四海独步天下的强盛大明?其为何会立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祖训,底气又是从何而来?本书便是带您重温太祖朱元璋如何从一个托钵讨饭的底层草根铁腕集权建立大明根基,以及其铁血子孙如何荡平四海、威服天下......
驻马店赖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