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61章 整理门面

见到身穿绯红官袍的年轻大官走了进来,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可把一边的唐永安给羡慕坏了,想到自己现在也是正二品的武官,到时候也搞一件绯红绘狮的官袍那还不是威风八面。

不一会送纺机的商人也来了,把纺机搬好后。

那商人便迫不及待地把唐永安拉到一边,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该给钱了。

唐永安顿时板着脸,

“等会我给你打个条子,过段时间再来拿。”

商人当即不干了,但是很明显这个商人没有啥背景。很快便在唐永安的威胁下,不得不拿了一张条子,欲哭无泪的走了。

商人当然气不过,当即就把唐永安告到顺天府去了。

有了纺机,于是便在唐永安的指挥下,大家慢慢摸上了手,不过还缺材料。

李适当即问向一个黑脸的中年妇女,

“这位大姐,我问一下,现在如果全力纺织的话,一天能织几匹布。”

这位中年妇女别看脸长得黑,但是一听到李适叫他大姐,顿时羞红了脸,甚至不敢说话。

还好她身边的丈夫提醒了她几次,她才颤颤巍巍的说道,

“回,回大人,如果是,是全力织布的话,一天能织一匹半,但是先要,要把纱给纺好。”

李适知道要把棉花去籽,然后弹成棉纱,最后再来织成布。

如果一天能出一匹半布,一万台纺机便能出一万五千匹,一匹棉布大概五钱银子,一天的产值才7500两?

如果再除开成本和开销,估计也就一二千两的利润,一个月才三万两?

根本养不活京营啊,还好李适压根就没有打算靠织造局挣钱。

大概了解了情况后,李适便让唐永安搞好门面,进材料,进纺机,把人员安排妥当。

三天内必须开机!这可苦了唐永安,这是给了五千两的钱要办五十万两的活啊。

唐永安便让手下的士兵先把织造局的门面给搞起来,看似工程量大,但是耐不住人多啊。现场可有一千多士兵,反正也是免费的,还不管饭。

士兵们看着自己的亲眷将来要到这里工作,便开始帮起忙来。

京营的士兵除了打仗不行,那搞建筑什么的都是小能手。毕竟朝廷经常欠饷,没有办法的士兵不得不出去找个零活,补贴一下生活。

所以仅仅一天大明织造总局的门面终于搞起来了,还像模像样的。

特别是门面上那大明织造总局的牌匾,唐永安可是花了大价钱,找了京城的名家用了上好的材料花了整整一千两,逼格直追亲王范。

期间顺天府的衙役前来传唤唐永安,这可把唐永安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找到李适。

了解了原委以后李适不屑的说道,

“叫你去就去呗,记得气质要拉高,再怎么说你也是正二品的武官。还有完全不要怕顺天府府尹,你可是我的人。”

“你不是打了条子的吗,就说到时间付给他便是。”

“要是顺天府府尹为难你,就不要给他面子,我们可是有兵的人,可不是吃素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梭世界的修士
穿梭世界的修士
作为一个患了癌症的扑街小写手,郭青阳一直以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悲催的倒霉蛋,没有之一。直到有一天,一个从异界穿越而来的小修士当头砸来,一切就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万俟枫
三国:我成了刘备四弟
三国:我成了刘备四弟
一位后世教师陈勐,意外穿越来到公元184年的涿县,此时刘关张三人尚未结义。既如此,那陈勐就主动的加入其中,成为了刘备的四弟。刘备的仁义,张飞的勇猛,关羽的忠义,陈勐的智谋,有了四弟的加入,刘备的人生彻底改变。这一世的刘备,没有错失那些豪杰谋...
历史中的石头
穿越破案抗金
穿越破案抗金
他们乘坐飞船穿越到南宋,遇到了金兵大举南侵、义军造反……主角的金手指是:知晓历史,武功和智力超群。本书是50多万字的中篇小说,前半部以破案为主,后半部以战争为主。在本书中,韩世忠的性格可能和一些书友的想像不同,但这是在参阅大量历史资料后写成...
漫可浓
大明第一锦衣卫
大明第一锦衣卫
回忆于此,那年那时,锦衣卫,绣春刀,飞鱼服,一场场波澜壮阔的征战,权谋间的诱饵,江湖间的侠义,为你呈现一卷不一样的锦衣江湖。独断大明,唯有锦衣!新书已经发布:《寂静时刻》欢迎支持
陈俊屹
陇右小卒
陇右小卒
武德九年的夏天,李冰来到了这个世界,见证了胡人的野蛮,见证了所谓的大唐盛世,也见证了一代代的汉人走出中原,来到莽莽天地之中,与人斗,与百兽斗,与天地斗!
酒胆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