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棺来客

第76章 诡异的背影

李哉转而去看接下去的壁画。

剩下的壁画都恢复了正常,李哉不需要再偏着脑袋去看了。

那些抬着黑棺的人来到了江边,将这黑棺沉入了江底。

下一幅画面上,当这口黑棺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在一座古庙之内了。

一群人围着这口黑棺,而一个男人此刻已经躺进了这口棺材里。

男人进入这口棺材之后,李哉有些看不懂了。

只见那黑棺的表面出现了一个个的小人,他们有的跪在地上双眼含泪 ,有的张大了嘴巴,面色痛苦。

那是一幅极其哀伤的画面,似乎黑棺上的小人正在经历着什么难以承受的折磨。

之后当那口黑棺再次被打开,里面的人却目光呆滞,看起来竟是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之后,同样的画面又重现了多次,但结果却都是一样。

再来到下一组壁画,这幅壁画的主体是一棵巨大的古树。

也不知这古树成长了多少年,单从壁画上看它与人像的对比关系,这大树竟是有数百米之高!

而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大树的根部竟是和一个人连接在一起的!

大树的根芽深入地底,而在那些根芽的尽头,正是一个平躺着的人形生物。

而在这个人形生物的身体上,还刻画着一圈圈类似年轮一样的东西。

李哉接着往下看,仍旧是那棵古树。

此刻它的周围围满了人。

他们皆是做出了那个让李哉感觉无比诡异的动作,双手捂在了自己的眼睛上。

就像他们正在和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玩捉迷藏,正等待着那个做鬼的人藏好之后,再去寻找他。

李哉接着往下看,这次的主题却是再次回到了那口黑棺。

依旧是几个人抬着这口黑棺,他们似乎正在远离这个地方。

而在他们的前面,李哉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骑牛的童子吹奏着牧笛,正在前面引着路。

到这里,这几组壁画的内容就结束了。

而李哉却是陷入了沉思。

这壁画的内容组成了一个不太完整的故事。

一切的起源要从那座传说中的神山昆仑开始,有一群人进入了这座神山,并且在那里找到了西王母的棺椁。

在将西王母的尸身从棺椁里清理出来之后,她们就带走了那口黑棺,顺带着还带走了西王母口中的一个圆形的物体。

先不说这世上有没有那个传说中的昆仑虚,就算是有,那掌管着长生不死之药的西王母怎么会死在了棺椁中呢?

李哉摇了摇头,他不确定壁画上最后那个空荡荡的洞窟是不是有什么隐含的意义,是否是在暗示西王母并没有死。

但她若是活着,又怎么会任由这群人带走自己的棺椁呢?

这位上古的凶神,在传说之中,不但掌管着长生不死之药,还掌管着整片昆仑仙山,她能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在自己的地方为所欲为吗?

这口黑棺似乎是有什么特殊的作用,但从壁画上来看,它其实更像是一个折磨人的工具。

从那口黑棺之中出来的人都变成了行尸走肉,李哉不太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还有那棵生长在身体上的大树,这到底是的确有这么一棵树,还是只是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

最奇怪的还是那些人那个奇怪的双手捂眼的动作,会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李哉挠了挠头,忽然感觉眼睛有些酸涩,他眨了几下眼睛,将手电从壁画上移到了通向下一个地方的通道。

他模模糊糊的看到在这通道的一侧,似乎是有一个人影,正背对着自己。

他觉得那道人影有些熟悉,小心翼翼的走了上去。

。。。。。。。。。。

一处宽广的石台上,吴启三人已经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眼前是一个宽广的石门,石门的两扇门板此刻正打开着,一眼便看到了里边漆黑的岩洞。

大黄已经把李哉掉队的情况告诉了吴启和大虎。

此刻大黄正在给大虎更换氧气瓶,他们准备回去寻找李哉。

“别去了,他已经进来了。”

正在大虎准备下水的时候,身后却传来了吴启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斗罗之金银龙枪
斗罗之金银龙枪
穿越到斗罗大陆,看过原著的秦七很慌。一个很少出现的系统一个被唐昊捡走的秦七唐三是我哥唐昊是我爹我的老婆还在娘胎啊啊啊啊啊!
星星点灯00
鬼称骨
鬼称骨
我们那里将外曾祖父叫做“姥爹”。在画眉村,说到我姥爹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我姥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哪怕是小孩子,也必定听家里大人说起过我姥爹和鬼怪神灵打交道的故事。前清之时,姥爹十二岁就考上了秀才,原本要考举人考进士的,谁料半途生出意想不到的事故,只好放下四书五经,学起了阴阳之道……亮兄继《我跟爷爷去捉鬼》《剥皮新娘》《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双魂缠身》等系列作品后最新力作!
黑岩_亮兄
请神降
请神降
因整容事故而死,向画皮鬼拜师学习,取人器官以补自身遗憾,可称整容鬼。流产的婴孩,从未见过世间的美好,怨气冲天,是为怨婴。老实的快递员,含冤而死不自知,依生前的习惯送着死亡快递······让请神术少年带你领略现实社会与鬼怪碰撞后的精彩世间。(前两章有点毒,以第一人称介绍主角,介意的可以从第三章看起,不影响阅读。)
扯断玉锁
鬼眼阴阳
鬼眼阴阳
一次被坑的经历,让他落入阴森恐怖的陷阱,是歹人设计,还是恶鬼缠身?凭借一双鬼眼,他看尽阴阳之事。
麝香奈儿
黄河捞喜异事
黄河捞喜异事
我自幼住在黄河滩,和爹相依为命,靠打鱼为生。我家那条用来打鱼的小渔船是从我爷爷那辈传下来的,实在是不能用了。我十五岁那年初夏的时候,爹拿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跟人到郑州那边买木材,准备造一条新船。
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