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万里照汉关

第七十章 内附(2)

琉球海战之后,尚丰充分的意识到大明与琉球、倭国实力巨大的差距。

在这个时代,航海主要还是沿着陆地的边缘航行,琉球国地处要冲,倭国要前往大明,就必须经过琉球这一连串的岛屿。而大明要远征倭国,同样也要经过琉球,才能抵达倭国。可以说,琉球国在大明与倭国之间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正因为这个原因,而且百姓也比较富庶,所以引来了倭国的觊觎。

这一次,德川家光在江户聚集重兵,积极训练的消息尚丰早已经知道了。尚丰不是蠢人,当然猜得到德川家光为什么这么做。

倭国的国内,虽然依然是诸侯并立,但德川一家独大,江户幕府的权威已经确立,各地大明对德川家光俯首称臣,在上杉家受到董宣武指示前,并没有人反抗德川家,根本不需要聚集这么多的兵马。

琉球国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倭国只是为了彻底征服琉球国,还用不了这么多兵马。

而倭国如果想要渡海再次进攻朝鲜,也是不可能的。万历年间的那场大战,过去不到三十年,无论是大明,还是朝鲜,对倭国再次登录入侵朝鲜,都是戒心重重。

这二三十年间,为了防备倭国再次入侵,朝鲜做了不少的准备,建了不少的防御工事。倭国想要进攻朝鲜,虽然朝鲜未必顶得住,但要吞下整个朝鲜,想要凭区区十来万兵马,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而且,大明也绝不会容忍倭国吞并朝鲜,万历朝时,大明尚且不能容忍倭人的觊觎,现在大明已经平定了辽东、川黔的叛乱,新近又击败了泰西人,收复了大琉球岛,民心大振,更没有道理会坐视倭国进攻朝鲜而不顾。而且,大明的精锐几乎全都集中在北方,要派出援军援救朝鲜,并不太难。

大明一旦出兵,有朝鲜的配合,倭国这十多万兵马有败无胜。

排除了这三个可能,尚丰判断倭国出兵的方向是大明的腹地,大明的东南沿海,以及新近被大明收复的台湾岛。

大明虽然强大,但是东南沿海这一带,因为长期歌舞升平,卫所制度早已经是腐化不堪,士兵的素质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当年倭寇才能横行无忌,几百个人甚至潜入到了南京附近。

嘉靖年间,虽然大明展开了行动,大举剿灭、驱逐盘踞在大明沿海的倭寇、海盗,战果累累,也练出了包括戚家军在内的几支强军。

只可惜在剿灭倭患以后,由于朝廷的种种考虑,有意削弱这几支强军,数十年下来,这几支强军要么彻底的消失了,要么早已经是名存实亡。大明东南沿海再次显现出兵备松弛、兵力空虚的情况。这才导致东南沿海海盗再次猖獗起来。

尚丰猜测德川家康就是打的大明东南的打算,想要利用大明东南兵力空虚,汇集十多万兵马,一举攻占大明南京,然后利用长江天险,纠集伪军与大明北方抗衡。

不过,德川家康既然打算偷袭大明东南沿海,其一定会保证后路的安全,一定会先行解决琉球国,彻底征服琉球国。这意味着,德川家康一旦出兵,首先要扫清的就是琉球国,是他尚家。

到时,尚家只有两条路可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一溃兵
明末一溃兵
一六四一年是一个有趣的年份,对于崇祯皇帝而言这是大厦将倾的崇祯十四年。对于皇太极而言这是他人生的最后首秀,在他之后是大清的崇德六年。而对于农民军们来说这是此刻还是黎明前的寒冷,哪怕再不过数年之后他们就将建立一个新的政权。但无论怎么说,对于左晋一行人来讲一六四一年不过是苦难开始的年份,在以后他们这一伙溃兵还将被撵到更多的地方。
抓住黎明
明末风云起
明末风云起
明朝崇祯十一年末,清兵破边墙而入,劫掠京机山东;李自成兵败,藏匿深山中;张献忠投降,蛰伏于湖广。李信,字岩,一个拥有后世残存意识的生员,在河南开始了他拯救乱世苍生的传奇人生。大明,大清,大顺,大西,在这个风起云涌的纷乱与璀璨并存的大时代中,且看李岩,如何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华帝国。
南极光芒
大秦:我高要君临天下
大秦:我高要君临天下
高要穿越到神话世界,他慌了,他不想变成太监。在穿越之时他抱住了易小川。可这样真的能改变他的命运?
想要万订
梅林的胡子[综]
梅林的胡子[综]
文案:文艺装顾短暂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里,我始终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高昂着头,以一种自以为睥睨苍生的姿态存活在每一个已经颓败苍老的世界里。中二抽风版:神马前世今生穿越重生,神马爱或不爱值不值得,神马巫师界漫画梗神话篇,在朕帅裂苍穹苏破天际的人设下统统不算个事儿!朕乃天骄,就要上九霄!经编辑决定,老月30日)入V,当天会有三章更新同时掉落,请看官们注意查收。另,本文将会从84章起有倒V,请看官们注
lyrelion
华夏争鸣
华夏争鸣
历史在“五胡乱华”之后走上了拐点,一代枭雄赵胤风横空出世,一统五胡十六国开创了秦汉之后又一强盛的大楚王朝。强大的帝国历经二百年的强盛之后,渐渐开始日薄西山。乱世来临之际,先秦百家重现于世。天元儒社,仁爱传世;天机阁内,谋算天下;合纵连横,舌灿莲花;墨家止戈,兵家攻伐;乾坤阴阳,逆转芳华;经纶治世,融汇百家……一个乡间小吏如何步步谋算登上权力巅峰,一个青衫少年如何引领蛮荒之众逆转神州陆沉?朝堂之上的
问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