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万里照汉关

第二百二十三章 舌枪

看到董宣武、李先道两人进来,掌柜急忙迎了上来。李先道显然是这里的常客,跟掌柜随口聊了几句,便让掌柜安排了一间最清净的包间。

两人落座,几碟店中的小菜很快就送了上来,掌柜亲自送上来两壶温好的米酒。李先道为董宣武斟满一杯,说道:“董将军,请尝尝,此处的酒与别处自有一番不同的滋味,先道先干为尽。”说罢,李先道一仰脖,把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董宣武微微一笑,他知道,李先道这么做,是要表明这酒中没有毒。

轻轻尝了一口,董宣武闭上了眼睛,一副陶醉的样子,随即也一口干尽。仿佛沉湎其中,过了好久董宣武才睁开眼睛,说道:“酒味淳厚绵长,教人想起儿时的滋味啊!”

玛德,酒味淡得跟水一样,这不就是清酒吗?后世卖得贼贵,其实是糊弄人的,随便拿点米酒,用水一兑,就差不多了。

就这东西,也是一两千年前从华夏传过去的,华夏在《周礼?天官?酒正》中就有记载:“辩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只是在大明,因为酒味太淡,连米酒都赶不上,所以基本没什么人喝这东西。

不过后世人家工夫做得好,不咋地的东西被人家一包装,就显得有文化、有逼格。不像中国白酒,给人的印象是一群土匪在那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浮于表面。而黄酒,则让人想到乡间的老农。

生鱼片、清酒都拿出来了,这时候说李先道不是倭国派来的奸细,董宣武也不会相信。这些东西在别人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而且华夏早已有之,但在董宣武看来,却不一般,毕竟他来自后世,他知道这些东西代表着什么。

特别是那碟芥末,更是彻底的暴露了李先道的来历。华夏也有芥末,但华夏的芥末是用芥菜的种子磨制而成,而倭国则是用芥菜的根磨制而成。

李先道有些惊讶,问道:“董将军,你小时候喝过这种酒吗?”

董宣武神色微微有些错乱,急忙说道:“没……没有,我说的是米酿,真怀念那种感觉啊!现在的酒太讲究酒劲,讲究烈酒配英雄,须不知酒意才是酒中真谛,此酒温而不烈,正如君子如玉,乃是士大夫之酒。”

李先道拍手大笑道:“好,好一句‘酒意才是酒中真谛’,好一句‘士大夫之酒’。直到今日,先道才知将军乃是懂酒之人。为此,当浮一大白!”

两人相视而笑,各尽杯中之物。

就这样,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天南地北,谈笑风生,谁也没有提及正事,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两位多年不见的好基友,在举杯交欢。

但是董宣武与李先道谁都心里明白,他们两人其实都在拿话语刺探对方的底细。好的统帅,两军交战之时,不会在没弄清对方排兵布阵的底细前冒然决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问题是,谁有本事能把对方诱入自己的圈套,谁又能把自己的底牌巧妙的掩盖起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公子当锦衣
公子当锦衣
他,既非皇族,亦非王候,更非朝廷命官;他,既非宗师,亦非武人,更非江湖好汉;但,庙堂之上,江湖之中,都有他的传说。(新书:我原来是天道啊。敬请推荐收藏!)
云墨小生
四顾首
四顾首
拔剑茫然心四顾,晨钟北望,何处是故土?既然找不到,回不去,那就留下来,造一个,写一段:异乡人,寻故土,提笔难书。落朝堂,滚一滚,谁赢谁输?有情人,无情事,高楼独孤。等闲人,卧长亭,金风玉露。
道三川
鬼谷两千年
鬼谷两千年
鬼谷子,谋圣,兵家、纵横家、阴阳家的鼻祖,一生收徒无数。历史系大学生王诩穿越成了鬼谷先生,开启一段守护历史之旅。曹刿、先轸、专诸、孙武、孙膑、苏秦、白起、李斯、张良、卫青、郭嘉、诸葛亮、李淳风、刘伯温……一个个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粉墨登场。这里只有谜一样的历史……
老贾不假
夜金銮
夜金銮
一场战役,金戈铁马!一种阴谋,众生皆棋!一碗鸡汤,东山再起!君王不仁,以将臣为刍狗!从廷尉狱出来的燕九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必须燕行九州。PS:萌新写作,求关注,求建议!
四二带两王
玄机武帝
玄机武帝
从秦朝开始墨家机关吞并了鲁班家族和天机家族等其他家族。而后替代了这个伟大的东方文明古国的科技力量。直到2170年宙纪四年。一次政治动乱崩毁了这个机关家族的辉煌和鼎盛。而故事就从这时开始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玄机武帝》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效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