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I was young
当我年少时
Id listen to the radio
我喜欢听收音机
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
等待我最心爱的歌曲
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
当他们演奏时我会跟着唱
It made me smile令我笑容满面
Those were such happy times
那段多么快乐的时光
……
少年人小心不小,即便是已经得心应手的开发工作,此刻做起来,也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这天,春日暖洋洋,春困不时倦上眉梢,他只得拖着一个草席,咯吱窝夹着一个蒲团,来到了楼顶。
那厚厚的草席和蒲团都是马景澄引以为豪的东西,在他看来,这玩意儿一点都不比自己机器里跑着的那些代码差。
用蒲草编制的蒲团,据说可以用好几年而不褪色,他拿上房顶的两个是今天刚送过来给他检查的,也是他准备出口用的样品。
由一批手艺人纯手工编制。
总之是绝活。
阳光暖和,无风,秋冬太冷,夏日太热,当下正是懒洋洋晒太阳的最好时机。
苗条大长腿的少女身穿一件挂着Tclogo的保暖披风,一条贴身最新款休闲裤尽显其完美长腿。
正对阳光的楼顶墙角,少女将一个蒲团放在靠墙位置,另一个放在地上,随后坐在了上面。
她手里拿着一个豆腐块一样的机器。
机器上插着一条粉色的线。
少年将手中的蒲团扔在少女的两腿之间,头躺在了蒲团上,伸手拿过少女手中的一条线,放进了耳里。
一首熟悉的旋律传来:由卡朋特乐队演唱的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
价值3400盆元的Denon牌耳机,尽管比不上自己那个世界的顶级耳机,不过已经是现在比较好的了。
少女在阳光下有着异常洁白细腻的面庞,她专注地听着歌曲,这似乎是她听过最好的东西了。
录音机是让人从脚盆买过来的,当下正是脚盆电子发力的时候,起初是为了给张莘月买个能随时听外语的录音机,想着,或许搞些外语歌曲她更喜欢,于是就让人连耳机买回来了。
买回来好多磁带。
里面有《More Than I Can Say》《Vincent》等歌曲,还收录了马景澄比较喜欢的《Hotel California》!
更多好的歌曲,此时都还没有出来,就连杰克逊的那些经典都还出来,比如《Dangerous》。
风很静,阳光很暖。
听着听着,他就觉得有点遗憾,有好多歌曲自己都知道,但是作者现在却还没写出来,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就像他正在做的项目一样,以前做开发时,很多东西都直接调用别人已经写好的函数,现在却没得调,还得从头写,这个工作的量可不是一点。
要不是他从头做过各种底层开发,现在他应该已经崩溃了。
有时候,睡觉不是说你想睡就能睡得着的。
他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大学时睡不着的时光。
只有在张莘月的怀里才能稍微的睡着,中午吃完小厨房送过来的鸡腿,偶然看见陶彩研发组的几个员工拿着纸壳睡在墙角,他也来了兴趣。
于是拉着正盯着歌词听歌的张莘月来到了房顶。
过了好一会儿,可能是蒲团靠着不舒服,马景澄将蒲团扔到了一边,直接靠进张莘月的怀里。
被阳光照射过的怀里,加上体温,简直不要太温暖。
靠近北边的墙角,站在幸运楼的最高层是看不见的。
张莘月似乎也听得疲惫了,摘下耳机,将帽子戴上,手放在马景澄脸上,为其遮挡着阳光。
小厨房的大学生站在二楼的走廊,静静地等在下面。
他来这个地方有一段时间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是不愿意来的,在现在这个年代,大学生那就是真金白银,真材实料,很多地方都抢着要人。
尤其还是在厨房帮忙,当天他就打起了退堂鼓。
同样是大学生,为什么和自己一同来的几人都出国的出国,出海的出海,只有自己窝在小小的厨房,还得听那个厨子的吩咐,想想这么多年的书算是白读了。
可这里给的工资要比别的地方高,在别的地方,他一个月只能拿到三四十块,在这里可以拿到六七十。
于是想着先干一个月,这一个月过去了,第二个月也过去了。
他却不想走了。
他发现,这里的人似乎都有点不一样。
都很忙,忙到这个地方的灯就从来没有熄灭过。
还有那个曾经自己看不起的厨子,和南边那栋楼里的大夫一样对事物痴迷。
大夫整天呆在屋子里研究药。
厨子整天呆在厨房里研究香料。
一车一车的各种配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拉过来,厨子笑的合不拢嘴,让卸货的人小心地抬进小厨房的隔间,他自己亲自来弄。
北边的院墙下,一个一个的簸箕搁在木架子上,一串一串的红椒挂在木架子上,那些都是厨子的宝贝。
暴殄天物的厨子,就连红辣椒都只挑选成色最好的用线穿起来,经过自然的风干之后,他要用石制的舂桶和碾槽亲自上手。
然后就被那个年轻人叫停了,让他保证以后能够量产,他保证不了,只能将舂桶换成研磨机。
每天,他都要作出很多很多宽的鸡肉,还有所谓的炸薯条出来。
厂里研发人员就会优先供应,大家都吃得不错。
厨子却越来越急,他每天不停地做,可做出来的东西始终得不到南边楼上少年的认可。
相当于每天他都要浪费掉很多的钱,尽管做出来的东西让工人吃掉了,但是厨子是不满意的。
近两个月过去了,他做出的鸡腿,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每一种都不同口味,可就是得不到少年的认可。
就在今天,少年让厨子停下手中的工作,准备去一趟南洋,说是去看什么仪器还有亲自尝尝人家那什么肯德基的味道。
大学生也是高兴的,他被要求跟着去。
其实他的外语还不错,在大学拼命学过。
刚来这里的时候,他还抱怨过,少年让他当厨子的跟班,竟然是因为他会外语。
不过他现在不这么想了。
今天,少年让他跟着出去一趟,回来之后准备出国。
少年要送他去国外学习一个叫MBA的东西,少年说那是一个硕士学位,让他准备好申请资料,七八月份要提交申请。
这年头,谁不想出国学点东西?
他是高兴的,尽管他很奇怪少年为什么选自己,但他会尽全力。
中午,少年还将办公室里那台录音机给了自己,连同磁带,让自己多练习练习口语。
原来命运的转角在这里。
大学生看着禁止任何人上楼的标语,没有上去,而是在二楼静静地等着,等少年下来自己好转交最近的文件。
他庆幸,这么多日子以来,自己没有走,而是安静地跟在厨子身后,将浮躁的心变得沉静。
在厨子身上,他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在这段时间他也见过了很多的东西。
他不明白的事情很多,其中最让他困惑的是少年的行事风格。
少年似乎并没有因为来的人是大学生就高看几眼,也没有因为某人大字不识就否定人家。
所以,很多大学生走了,离开了这个不被待见的地方,说到底还是他们高傲的心在作祟。
留下来的很多甚至连大字都不识几个,可他们都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