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奸细

第8章 魏忠贤的陵墓

他修造陵墓那么大的事,而且建造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情报部门不可能不知道。

只有一个解释能说明造成这方面的原因,那就是魏忠贤利用了自己的影响力,抹消了这事的影响。

这种解解是很叫人信服的。

因为从魏良三次转移家产的时间看,那段时间应该正是陵墓修建的最紧张时间,也是魏公公权力巅峰期。

公公想做什么,几乎没有人可以阻拦的,想向世上隐瞒这件事,就是小菜一碟,太容易不过了。

如果以权力论来评价魏公公的墓没被世人发现,也说的过去。但时过境迁,不久公公垮台,失去了对权力的控制,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对象,这时候其私修陵墓,为啥还未曝光呢?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并不复杂。

原先知道这一秘密的,都是心腹。即使魏公公倒了台,也保持着对魏公公的一片赤诚。更担心说出这段事来,会给自己引来其他方面的麻烦,因此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们态度,把此事悄悄咽在自己肚里。

当然了,还有另一种可能,即这陵墓的建造己近尾声。魏忠贤倒台的消息传到魏良耳里,他知道失去保护的严重性,于是及时止损,处置了工匠。而主要工程己到了收尾阶段,仅剩一些辅助工程,可有可无。

这些后期事项,修,对工程是锦上添花。不修,也无碍大局。于是魏良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建造,关闭了地宫入口,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曝光的机率。

现在的问题是,魏公公花费了那么大的人力财力,装了那么多财宝的陵墓,他到底有没有入住啊?

毫无疑问,魏忠贤给自己修建的这个陵,是超规格么,是违反礼制的,是享受了他不该享受的东西。按礼法,视同造反,罪当斩首。

其实魏公公对此心知肚明,所以才偷偷把营造。

他曾有个计划,在年老之时,便告老还乡。百年之后,先在故乡修造一个坟墓,其实只是一个假墓,是一个衣冠冢,真实的尸骨,由侄儿,葬入修建的陵墓。

这样,他的人生才算彻底终结,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当然,死后的这一切,他看不到了。后人会不会按他说的去做,也是个问题。

不过他对此并不担心。

他把一切都寄托在侄子身上。

通过多年考察,他对侄子充满了信任。

除了自己是他的叔叔,是血缘上无可替代的亲人之外,这孩子的忠诚,实在,简直在这个世界上挑不出第二个。

精通识人术的魏忠贤,对侄子的性格习性研究的异常通透,他相信侄子会办好他所有的身后事的。

生前享受人间荣华富贵,死后有这么多金银财宝陪着,这一生也值了。

假自杀之后,魏忠贤肯定是投西北去了。

根据当事人的描述,他当时状态并不是太好,又是一个人去,平时叫人侍候惯了,现在一个人长途跋涉,他体力上是否能坚持?

如果他在中途染上了病,又得不到救治,是不是就病倒在路上,那个陵墓也就永远等不到它的主人了。

既然没人入葬,又收集了那许多宝藏,这洞是不是就由一个令人害怕的陵墓,而变成了一个叫人垂涎欲滴的藏宝洞?

这事想想都叫人高兴,尤其对于长期财政困难的崇祯来说,更是一大福音。

据说魏忠贤当权几十年,从民间搜刮的财富,占了国家财政的很大部分,那可都是老朱家的钱啊。要是能找回来,对于他祟祯稳定破碎的河山,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想到这,崇祯开心地笑了,仿佛看到了他复兴大明的中兴梦,正在实现。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第一枭雄
大唐第一枭雄
大唐天宝年间,天下一片盛世祥和,唐玄宗李隆基认为自己的大志得报,开始不理朝纲,饮酒作乐。魏贤不明所以的穿越到唐朝,为应付安史之乱,屯兵粮,当盟主。为报灭门之仇,卧薪尝胆,成就一代枭雄。
梦想村长
从灾民到皇帝
从灾民到皇帝
简介:历史学家王铮,意外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乾朝,成为一个逃难的灾民。但是,“我不想再要饭,不想再流浪,不想再像条狗一样,我也想挺胸抬头,堂堂正正的活着,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一个从灾民到皇帝的故事。
写道之人
中世纪骑砍
中世纪骑砍
这是一个来自现代社会文艺青年,魂穿867年中世纪早期的故事。幸运的他,本可以获得来自骑砍系统的怜悯,成为东欧某一处草原的酋长,亦或者位于北海某岛的雅尔,割据一方,猥琐发育。但作为一名喜欢直面人生+铁人模式的P社玩家,他偏偏选择了最高难度开局。
王国的建立
找个大国抱大腿
找个大国抱大腿
国君庶子,声名狼藉,人所不齿,无权无势。国之将亡!如何救国?如何称霸?如何一统?战国初期,为了立足,本想找个大国当大腿,谁知收了个劲韩做小弟,然而老大......其实,这一切都不是姬行想要的,是被两个女人逼的:一是亲娘;二是老大的女儿。
东门之水
大宋文华集
大宋文华集
姬长卿,刚刚论文答辩,迫于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他骇然选择山区支教,来到了广阔荒凉的西北地区,听说学校听说他选择到最贫苦的地区支教,于是赠送了他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在夕夕、二手市场上又淘了几件旧货,收拾好行装便出发了。可那知竟在路上遇到意外,再...
姬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