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及盗版也日渐冲击国内音乐市场的利益,引起环球、百代、华纳、索尼、BMG这五大国际唱片业巨头的强烈不满,全球巨头全产业法律诉讼开始。
各类在线音乐维权事件频频曝出,期间江城满天星集团旗下,星光传媒公司音乐部品牌星光曲库,在成立一开始就斥巨资收购了千千静听,打开行业资源整合先河。
星光音乐旗下的两大平台,不管是星光曲库还是星光静听,在产品初期都是面向PC端的音乐播放工具。
有先见之明的顾秋,一开始就知道音乐版权的重要性,不惜花大心思和大价钱与音协合作,直接搞定了曲库问题。
随着微信平台的逐渐发展,星光曲库不仅是音乐类媒体播放器,也承载了社交、直播与娱乐商城等多元化业务。
到了智能化手机的出现,满天星集团的发展壮大,维沃手机的普及,智能应用的开发,星光曲库的影响力越来越恐怖,产品形态逐步拓展到手机端。
星光曲库也基本上做到了,只要拥有星光曲库播放器,就能随时随地的听到好听的,想要听的歌曲。
到了2010年,在满天星集团旗下星辉资本收购了深城企鹅后,星光音乐在整合了企鹅公司旗下包括酷狗和酷我以及企鹅音乐这三个音乐平台后,基本上已经做到了举目四望无敌手的成绩。
至于另一个音乐品牌星光静听,则专注于音乐分享,它没有沿袭播放器的平台思路,而是将歌单作为整个产品的基础,歌单就是歌曲列表,相当于歌曲的精选集,星光静听采用的是用户提供内容这样的模式,将权力交给用户,让用户自行编辑上传歌单。
这样的模式不仅增加了歌单的数量,更提高了歌单的品质。
最重要的是,让原本定义为工具型的“音乐播放软件”有了社交属性!
因为编辑上传歌单之后,用户会主动在社交媒体上推送歌单,以显示自己的音乐品味,而有同种曲风爱好的用户,就会在该歌单下评论分享,这让原本孤单的音乐播放变得热闹起来。
不同于播放器的模式,播放平台大都是告诉用户‘我这里有很多歌,你们可以在我这儿收听下载歌曲’,而星光静听则是告诉用户,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发现好歌曲,尤其是那些可能是你喜欢但自己并不知道的。
星光静听从各大音乐论坛或音乐平台拉来许多音乐达人,借助他们的人脉,在星光静听制作上传歌单,这很快引起其他用户的效仿,更多音乐爱好者进入星光静听,制作自己的歌单。
用户们将自己不同环境,和不同情绪下编制的歌单,纷纷上传到星光静听。
仅从歌单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这种创作方式的喜爱,除了比较常见的如“失恋期听的那些歌”,还有什么“治愈系歌曲”等表达情感需求的歌单之外,类似于“冬日闲暇必备金曲”和“午后喝咖啡时的歌单”“老年迪斯科必备金曲”等适合不同环境的歌单。
一些乐迷乐此不疲地制作歌单,不需要任何物质奖励,只希望遇到“知音”。